曹颖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自爆曾被查出胃癌,某次在病房中8岁的阳阳攥着她输液管发凉的手,忽然仰起脸问:"妈妈要是变成星星了,晚上谁给我捂被窝呀?"这话让病房里三个当妈的护工瞬间红了眼眶。哪个当娘的不是这样呢?总想着给孩子造个金钟罩,却忘了自己才是孩子最暖和的贴身小棉袄。
上个月社区义诊,医生拿着卫健委的报告直叹气:"现在当妈的都像永动机,夜里熬鹰似的陪读,白天陀螺似的上班。"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咱们这代母亲平均睡眠比十年前少了1.8小时,乳腺结节查出来十个里有六个。隔壁单元刘姐说得实在:"辅导作业前得先含救心丸,这不是养孩子是修仙呐!"
想起老家有句土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话糙理不糙。前年楼里张姨查出血糖高,第二天就把补习班全退了,现在每天雷打不动带闺女跳广场舞。她说得妙:"给孩子存钱不如存个硬朗身板,将来她坐月子,我还得给她炖二十年鸡汤呢。"
智慧的妈妈们早琢磨出了新活法:
"充电宝"计划:手机充50%电就焦虑,咱身体也该设个"健康警戒线"
"接力棒"智慧:作业难题交给APP老师,营养餐交给智能电饭煲,咱留着精力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长期存款"观念:体检卡要像购物卡一样勤快充值,瑜伽课得比家长会优先出席
最近菜市场都在传新鲜事:王婶在小区里搞"妈妈晨练团",比广场舞队伍还壮观;李叔开的养生馆新增"陪读妈妈肩颈急救"项目,天天爆满;连学校门口小卖部都开始卖枸杞菊花茶,说这是新时代的"妈妈快乐水"。
其实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上周儿子作文里写:"妈妈身上有阳光晒过的味道,这个味道要是能保存一百年就好了。"这话让我愣在厨房半晌——哪有什么天生超人妈妈,不过是想活得久些,久到能听见外孙喊"外婆",久到能攒够三代人围炉夜话的时光。
姐妹们不妨摸摸自己掌心,辅导孩子写字磨出的茧子还在,可上次牵妈妈的手是什么时候?从今天开始,把养生茶放在补习费前面,把八段锦排在家长群消息上面。毕竟,让孩子在三十年后还能撒娇喊声"妈",才是咱们当母亲最值得骄傲的终身成就。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们互相打气,约好了都要做孩子永远的后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