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和美国大选有啥关系?2024年10月,正当美国大选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来自东方大国印度的新闻又吸引了网友们的吃瓜。

只见一群印度人把美国总统参选人哈里斯的大幅相片摆在桌子上,旁边摆上鲜花蜡烛,大家严肃地点燃蜡烛,为哈里斯祈祷。

印度人如此卖力支持哈里斯,背后原因很简单 —— 印度总理莫迪亲自 “盖章认证”,哈里斯是美国数百万印度裔之一。

在印度,“老乡帮老乡” 的传统那叫一个深厚,既然都是 “自家人”,当然得全力支持。其实近年来,印度裔在西方国家政坛频频崭露头角。

前英国首相苏纳克就是印度媒体的 “心头好”,总被拿出来宣传。不过印度人兴奋之余发现个尴尬事,苏纳克祖上的故乡古吉拉特瓦拉,如今在巴基斯坦境内。

目前,印度约有1790万海外侨民,稳坐国际移民最大来源国的宝座。这些印度人为何背井离乡?他们在海外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要说印度人移民的原因,首先得吐槽下印度的生存环境。看看2025年4月下旬的天气预报:孟买28 - 33摄氏度,金奈28 - 36摄氏度,加尔各答28 - 37摄氏度,新德里27 - 41摄氏度。



这温度看着好像还行?但在印度,这只是 “凉爽春天”。到了五六月份,气温动不动就飙升到50摄氏度以上,阳光毒辣得比咖喱还 “上头”,每年都有不少百姓被热浪夺走生命。

印度几乎全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当年法显去印度取经,同伴慧应就没扛住,病逝在恒河流域。

如今全球变暖,印度也就冬天能让人喘口气,可冬天还有严重的空气污染,去年新德里的雾霾,直接把城市变成了 “仙境”。



除了气候,印度的民生和基础设施也让人一言难尽。作为人口大国,印度城市人口密度高得吓人,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很多人在国内实在活不下去,只能抱着 “出去碰碰运气” 的想法,踏上移民之路。



其实早在17世纪以前,印度就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潮,那时候印度商人跑到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尼泊尔、缅甸和新加坡等地做生意,日子还算滋润。但好景不长,西方殖民者来了,印度移民史从此进入 “血泪篇章”。

最先动手的是法国人。1724年前后,300名印度男子被从孟加拉和本地治理掳到东非的法兰西岛(今毛里求斯)。到了岛上,法国人变本加厉,禁止印度人说母语、穿传统服装,还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



为了修建工厂、港口等设施,法国殖民者又多次从印度抓走石匠、铁匠等各类工匠,一座充满印度人血泪的港口城市路易港拔地而起。

1814年,英国接手毛里求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本土贫困、干旱、饥荒愈发严重,手工业被摧毁,百姓走投无路。

英国殖民者假惺惺地忽悠:“毛里求斯岛可好了,有树薯吃,能活下去!” 从1835年起,大量印度人被骗到毛里求斯,60%的印度移民都去了那里。

岛上生存环境恶劣至极,连干净水都没有,瘟疫横行,霍乱、伤寒、天花、疟疾轮番肆虐。英国殖民者还歧视印度苦力,称他们是 “社会残渣”。

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移民主要有打手、契约劳工、流放犯和自由移民四个来源。部分印度人被训练成打手,跟着英国侵略他国,比如1841年英军侵略中国广东时,就有2700多名印度士兵参与。



还有大量印度人沦为契约劳工,被送到圭亚那、斐济等地,在甘蔗种植园、矿山等地做苦力;从1858年到1939年,至少8.3万印度囚犯被流放到海外殖民地。当然,也有少数自由移民,在海外从事各种营生。



1947年,英国撤离印度,留下一堆烂摊子,印度百姓依旧生活困苦,移民潮仍在继续。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国为了争夺科技优势,开启 “猎头计划”。

杜鲁门签署法案允许印度人入籍,随后美印达成协议,美国在印度设立教育基金会,资助印度留学生。

195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优先接纳技术人才,还允许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申请居留。这一系列政策,让大批印度留学生涌入美国,毕业后不少人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如今很多印度裔在美国当上了高官、高管。

加拿大也成了印度移民的热门目的地。截至2022年,加拿大80万留学生中,印度学生就有31.9万人,占比近四成,部分专业印度裔学生占比高达90%甚至100%,气得欧洲老移民在网上吐槽温哥华、多伦多是 “印阁华”“多德里”。

英国在二战后劳动力短缺,也向印度劳工敞开大门。1955 - 1961年,大量印度人涌入英国,通过连锁性移民,拖家带口在英国扎根。2022年,印度裔苏纳克当选英国首相,让印度人着实 “扬眉吐气” 了一把。

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国家暴富,缺大量劳动力。印度政府为解决就业、赚取外汇,支持国民海外务工。

1983年通过移民法案后,大批印度劳务工人涌向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从事建筑、家政等工作,阿联酋成了印度最大的侨汇来源国。



如今,印度移民在海外的生活充满争议。在美国,印度裔高管离职事件频发,部分美国网民吐槽他们在公司拉帮结派,影响效率;印度人则觉得委屈,认为自己工作拼命,这是遭受偏见。

从被迫沦为殖民地劳工,到如今在全球各地扎根,印度移民的故事还在继续。也许某天走在纽约街头,闻到一股熟悉的咖喱味,那就是印度移民在用家乡味道,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生活篇章。

【本文来源@地缘志的视频内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