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

她有一个小小的怪毛病

就是近乎痴迷地喜欢看月亮


但这并不怪她

因为妈妈也喜欢月亮

而且

在月亮特别漂亮的夜晚

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


比如,当美优把手伸向天上

咔嗒!

一枚月牙儿形状的银色胸针

就躺在她的手心里

这个让童年发光的奇幻故事,来自竹下文子创作的桥梁书《月牙儿,咔嗒》。关于竹下文子,我们更熟悉的是她和丈夫铃木守一起创作的图画书“汽车嘟嘟嘟”系列。事实上,竹下文子还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是日本路旁之石文学奖、野间儿童文艺推荐作品奖、日本童话会奖的得主。

在“大家经典桥梁书”系列中,《草原上的哆来咪》 《兔婆婆的餐厅》《爱笑的小老鼠》《月牙儿,咔嗒》由竹下文子创作,她以独特的温柔把孩子迎入阅读的秘密花园,这里有未被驯服的想象力、对未知的悸动,以及与大自然对话的稚拙与赤诚。


“大家经典桥梁书”系列部分图书

作者:[日] 竹下文子

绘者:[日] 牧野铃子 等

这4本书不是普通的童话集,而是一场文字、绘画与哲思的三重协奏。在这里,钢琴曲化作草原的风,老奶奶的汤锅炖煮人间烟火,雨滴敲开平行世界的门,月亮从夜空坠入手心……竹下文子以诗人之眼凝视童年,将成长的困惑、自然的启示、生命的共情织入4则轻盈如羽的故事。


《草原上的哆来咪》

“万物皆为师”的哲学牧歌

《草原上的哆来咪》小主人公是你和我在城市里常见的小人物——一个勤奋的小琴童,在书里,她的名字叫佳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钢琴音乐会,佳奈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草原上的圆舞曲》,可是,她老是弹错。这时,一只猫出现在窗口,说佳奈要是跟它学,能学得更好。猫把佳奈带到草原上,佳奈跟随音符跳舞,聆听河水的声音,用花朵编织项链……回家后,佳奈真的弹出了欢快、优美的圆舞曲……


草原上的哆来咪

作者:[日] 竹下文子

绘者:[日] 牧野铃子

在故事的开端,佳奈琴房的空气里飘浮着焦虑的尘埃,那些黑白琴键像一道道紧闭的门,将佳奈困在挫败中。接下来,竹下文子施展文字的魔法:她让音乐挣脱乐谱的桎梏,成为可触可嗅的通感盛宴。这不是一个关于“勤能补拙”的俗套寓言,而是一曲“万物皆为师”的哲学牧歌。当孩子合上书页,或许会懂得:真正的艺术,不在指尖的精准,而在心灵与世界的共鸣


《兔婆婆的餐厅》

美食里的东方禅意

当下,老龄化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老年人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欢快的童年,化解孤独,提高自身的价值感?竹下文子笔下的兔婆婆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兔婆婆的餐厅

作者:[日] 竹下文子

绘者:[日] 秋里信子

兔婆婆的菜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她还有一口大锅。以前,家里人多的时候,她用大锅给家人煮美味的食物。现在,她一个人住,大锅被放在高高的架子上。一个暴风雪天,赶路的貉子敲开了兔婆婆家的门。看着四个又冷又饿的貉子宝宝,兔婆婆赶忙取下大锅。很快,屋子里飘满食物的香味和欢快的笑声……

当那口曾沸腾着家族欢声的大锅被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时,兔婆婆是孤独的,直到暴风雪天貉子一家来敲门。美味的食物是再好不过的情感连接器,它让路人围坐在一起,成为一家人,空荡的老房子因分享而重生为驿站,盛满过客的故事与温度。


这个故事蕴藏着东方的禅意:一餐饭的缘分,足以让陌生人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光。竹下文子用孩童能懂的稚拙语言,道出“给予即丰盈”的深意。插画家秋里信子用温暖的彩铅细细地描绘,让每一勺汤都泛起金色的光晕。

《爱笑的小老鼠》

写给人类的绿色情书

孩子的小脑袋瓜儿里总是会涌现出奇奇怪怪的想法。在这里,孩子们不妨大胆去设想:我们天天居住的家,如果也有平行世界,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爱笑的小老鼠

作者:[日] 竹下文子

绘者:[日] 植田真

在《爱笑的小老鼠》里,树人和爸爸妈妈搬到了新家。每到下雨天,新家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位穿着绿衣服的女人出现在客厅,又突然不见了;三只爱笑的小老鼠在树人的房间里聊天;小鱼从水龙头里流了出来……而且,这些怪事只有树人能看见。直到有一天,新家也消失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悬念迭出的故事,最终导向一个略有些忧伤的真相:人类的屋檐下,曾是柳树和小老鼠的家。在这个接近透明的童话故事里,竹下文子构建了一个轻盈的生态寓言。她没有说教,而是让消失的精灵以诗意的姿态归来——雨中的柳叶是精灵写给人类的绿色情书,唤起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月牙儿,咔嗒》

摘月亮的女孩

当编辑把这个故事发给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彭懿老师的时候,彭老师只花了短短几分钟,就决定翻译这本书。编辑很惊讶他怎么能这么快做决定,他说:“我是作家,稍微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好故事。”


月牙儿,咔嗒

作者:[日] 竹下文子

绘者:[日] 近藤理惠

《月牙儿,咔嗒》讲的是一个普通孩子的不寻常故事:美优一看到月亮就会兴奋。一天晚上,银色的月亮又细又弯,像一枚闪闪发亮的胸针。美优想:如果妈妈戴上月亮胸针去参加同学会,那该有多美呀!美优把手朝天上伸去,咔嗒!她的手心里真的躺着一枚月牙儿形状的胸针……

普普通通的女孩,因为特殊的爱好,童年开始发光。竹下文子将超现实主义色彩的奇想注入日常:月亮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体,而是女孩童年的知心好友。插画家近藤理惠以银蓝与淡紫为主调,让画面流淌着月光的乳汁,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为独特的孩子“加冕”。


在大多数人眼中,桥梁书是孩子从亲子共读迈向自主阅读的阶梯。而在竹下文子这里,桥梁书也是心灵从现实渡向诗意的舟楫。竹下文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从未将“功能性”与“文学性”割裂。她的文字空灵如露珠般清透,却折射出彩虹般的哲思;她的故事总是在平凡中走向奇幻,留给孩子无垠的想象旷野。


当教育日益沦为数据的竞技场,竹下文子用4册小书守护着阅读的初心:不是为了更快,而是为了更美。这些故事将化作隐形羽翼——当未来的风雨来袭时,孩子们会记得:曾有一只猫教他们在草原上跳舞,曾有位兔婆婆用汤锅煮沸人间温情,曾有三只爱笑的老鼠在雨中讲述土地的往事,曾有枚月亮,只为爱它的孩子弯成微笑的形状。

责任编辑:冯炜茜

责任审校:李绍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