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烟台市授予姜昭鹏和王涛“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0日,姜昭鹏和同学乘坐网约车参加春季高考,上车1分钟左右,同学便因突发心梗休克,并伴随癫痫、心脏骤停等症状。姜昭鹏立刻对同学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司机王涛则对两位学生进行安抚,并联系交警说明情况,及时赶往医院。由于迟到时间过长, 10号上午的语文考试姜昭鹏未能参加。

尽管事后山东省招办回应“按规定春季高考不允许补考”。但姜昭鹏帅气地表示:“不后悔,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


对姜昭鹏来说,这次的事情不仅是一次学校急救教育的实践,更是一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姜昭鹏缺席了本次语文考试,但可以毫无疑问的说,他答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道题。他错过的是一次考试,却守住了一条生命。这一次,他没有交上试卷,却交出了担当。

姜昭鹏的缺考,引发了不少公众对“是否应破例让其补考”的争论。但高考作为全国性选拔考试,核心价值在于规则统一性和程序公平性。若因特殊事件随意开启补考先例,可能引发更多考生以“紧急情况”为由申请破例,导致权威性受损。而在补考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平衡规则和道义的补偿机制。比如,姜昭鹏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和各大官方媒体对此事的争相报道。此外,还可以为其颁发奖金,同时学校在其升学就业等环节,可向上级高校和用人单位优先推荐等。

我们赞美义举,也尊重规则,希望下一个遇到类似的事情的少年,还能义无反顾地选择救人当先。

撰文|李哲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