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5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版本科目录新收录了29种新专业。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共有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
大家先来一睹为快吧~有没有你感兴趣的专业呢?
早在2019年就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新增备案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
紧接着各大院校不仅纷纷开设人工智能学院,甚至新增和扩招人工智能专业,目前已经覆盖到本科专业增设。
那么,这些新增专业都学什么?就业方向是什么?
1. 低空技术与工程
专业介绍:建立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一级学科基础上,以低空基础设施、低空航空器等关键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面向多个低空应用领域,旨在引领低空科技的颠覆式创新和产业跨越式发展。
就业方向:低空飞行器研发(无人机设计、适航审定);低空经济企业(飞行器制造、运营管理);政府机构(低空交通规划与监管)。
开设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 智能分子工程
专业介绍:注重分子结构的创新和智能化设计,实现新物质的功能智能化、设计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从而实现高性能原材料、高端化元器件、高精度传感器、高灵敏检测器等智能化制造和创造。
就业方向:医药企业(新型药物分子设计);材料科技公司(高性能材料研发);科研机构(AI辅助化学研究)。
开设院校:大连理工大学(首设该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
3. 时空信息工程
专业介绍:融合测绘、遥感与人工智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感知系统,用于环境监测、自动驾驶等场景。
就业方向: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建模);自然资源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分析);科研机构(北斗导航、数字孪生项目)。
开设院校:武汉大学(依托顶尖测绘学科)。
4. 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
专业介绍:结合AI与大数据优化城市规划,提升交通、能源等系统效率。
就业方向:政府规划部门(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科技企业(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开发);工程咨询公司(智慧社区设计)
开设院校:武汉大学(与华为、腾讯共建实训平台)。
5. 人工智能教育
专业介绍:人工智能教育属于教育学类,毕业授予教育学位。培养具备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教育科技公司(AI课程设计);学校(智慧校园管理);科研机构(教育大数据研究)
开设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6. 健康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与生物信息、基因技术、预防医学、运动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带领学生研究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对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规律。
就业方向:医疗机构(健康数据分析);大健康产业(智能穿戴设备研发);公共卫生部门(疾病预防策略制定)
开设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交叉培养)。
这些本科新增专业的设立,对我们考研有哪些影响和提示呢?
首先,新增专业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战略需求。如海洋科学与技术和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直接回应了当下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的高度关注。考研的同学可以重点考虑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的专业,这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新专业的增设中得到了体现。国际邮轮管理和航空运动等专业的出现,反映出旅游和航空业的复苏与发展。这意味着,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在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中找到广阔的职业前景。
更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也在新专业中得到了重视。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增设,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将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将为未来的科技人才提供丰富的成长空间。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新增的本科专业预示着未来研究生教育的新方向和研究领域的拓展。这为考研的同学提供了更多选择,也提示了研究生教育可能的新趋势。例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增设,可能意味着这些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将得到加强。
因此,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可以考虑这些新兴领域,这些领域可能会在未来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和就业前景。同时,这也提示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时,要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选择那些与时代发展同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