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5月10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乘坐专机抵达北京,开启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里,此次访问意义重大,或许也会对美国现任政府,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近年来,中巴高层互动频繁,双边关系日益紧密。自卢拉2023年1月开启第三任期以来,两国元首多次互访,交流密切。2022年10月卢拉再次赢得巴西大选后,积极推动与中国深化合作。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150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5%。在投资领域,中国对巴西的直接投资存量在过去五年间增长了80%,达到500亿美元,涉及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重要领域,充分彰显了中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卢拉(资料图)

巴西在资源和农业方面优势显著,其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农产品消费国,对资源和农产品有着庞大需求。仅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就达到8000万吨,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0%;进口的铁矿石达3亿吨,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35%。双方在能源和农业领域的合作,不仅满足了中国的发展需求,也为巴西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中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参与了巴西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港口扩建、铁路修建等,有效提升了巴西的基础设施水平。在科技领域,双方的合作也逐渐增多,在航天、通信等方面开展联合研发项目,推动了两国的科技进步。

中巴合作对全球治理和维护多边主义意义深远。在国际事务中,中巴两国立场相近,经常共同发声,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益。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等国际场合,中巴携手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倡导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南美民众对中国持有好感,认为中国的发展对南美国家是机遇,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在南美地区影响力的提升,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巴合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特朗普(资料图)

再看美国这边,特朗普政府此前推行的关税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消费者每年额外支出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指出,由于关税影响,美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12%,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在中美贸易方面,近期也出现显著变化。美国长滩港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抵达该港口的中国货船数量同比减少30%。一些中国出口企业为规避美国关税,选择将货物运往其他国家中转,或者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0%,而对美国出口略有下降。这一系列数据和现象表明,中美贸易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自身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卢拉(资料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拉总统访华,可能会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多方面压力。在经贸领域,若中巴进一步扩大合作,签署更多贸易和投资协议,美国企业可能会错失一些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巴西作为资源和农业大国,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可能会在一些领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巴加强合作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而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一定削弱。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外政策,尤其是贸易政策,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卢拉总统此次访华,为中巴合作注入新动力,对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秩序产生积极影响。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各国更应加强合作,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繁荣发展。而特朗普政府如何应对这一系列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