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诸城,一场以研学为纽带、文旅为载体的创新实践正悄然展开。通过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生动的实践体验深度融合,诸城以“行走的课堂”为笔,以“研学专线”为墨,勾勒出一幅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诸城市依托恐龙文化、红色历史、名人故事与山水田园等资源,构建起“研学+文旅”的立体化发展模式。漫步于诸城恐龙博物馆,孩子们化身“小小达尔文”,手持工具体验化石修复的奥秘,在触摸历史中感受地球演变的壮阔;踏入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研学团队通过“红色故事讲堂”与革命先辈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家国情怀在沉浸式体验中悄然生根。这些场景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成为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诸城的研学专线不仅是线路的延伸,更是文化与体验的深度碰撞。在常山黄茅冈的东坡狩猎园,游客拉弓射箭,于《密州出猎》的豪情中体味苏轼笔下的诗意;永辉乡间生态园推出的“东坡宴”则将诗词意境融入菜品,让味蕾与文脉共舞。而南湖区蔡家沟文化大集则通过非遗手作、乡土美食与艺术工坊,将市井烟火升华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驻村艺术家共同为研学注入艺术灵魂。这种“文化+”的创新思维,让传统资源焕发新生,也让游客在参与中感知文化的温度。
为了让“行走的课堂”更具生命力,诸城在服务与课程设计上下足功夫。作为山东精品旅游研学示范单位,竹山生态谷构依托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教育名师组建的课程研发团队建起了覆盖全学段、链接课本内容的课程体系及多条示范性研学教育线路。目前已开设了传统农耕文化、农耕农种、果蔬种植采摘、中草药文化、茶文化、黑陶文化、山泉水等8大类60多门研学和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了农耕文化展览馆、多功能生态大棚、舜耕园、药王谷、百果园、北极茶园等多个特色室内外研学和劳动教育实践场地。
从恐龙化石的科普热潮到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从苏轼文化的诗意复现到乡村振兴的艺术赋能,诸城市以研学为支点,撬动了文旅产业的创新升级。未来,诸城市将继续深耕文化沃土,培育更多沉浸式、互动式的新业态,让“行走的课堂”成为传播城市魅力的金色名片,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书写更绚丽的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张真钰 潍坊报道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