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嘴真是骗人的鬼!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了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步下调关税115%,只保留10%的基础关税,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还不到24小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番话又让局势紧张了起来。

他表示如果中美在这90天内谈不拢,美国虽然不会恢复145%关税,但将对中国出口的商品继续加征甚至“大幅上调”关税。

一时间全球哗然,特朗普这是又“翻脸”了?这90天的“停战期”还能信吗?

先说这份联合声明,确实是个大突破,过去几个月,中美贸易战打得热火朝天,特朗普动不动就喊着要把关税提到200%,搞得全球市场人心惶惶。

这次日内瓦谈判,双方坐下来硬谈了好几轮,终于达成了共识:关税同步下调115%,美方把“对等关税”从24%砍到零,只留10%的底子。

这是什么概念?从145%到30%,这降幅在贸易谈判史上都算得上大手笔,中方代表团会后笑眯眯地说,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很有默契”,美方代表也承认,谈判比想象中顺利。

这份声明不只是数字游戏,它让中美贸易战暂时按下了暂停键。

对中国来说,出口压力减轻了不少;对美国来说,消费者和企业也能喘口气,毕竟高关税让物价飞涨,民众早就怨声载道。

白宫发言人甚至吹嘘这是特朗普外交的“重大胜利”,可就在大家以为好日子要来的时候,特朗普却突然“翻脸”。

声明签完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在企业家面前抖了个大包袱:90天内谈不出长期协议,关税就得“大幅上涨”。

这话一出口,市场直接懵了,道琼斯指数哗啦啦往下掉,投资者吓得赶紧重新算账,白宫新闻秘书下午忙着开记者会灭火,试图稳住局面,可这事细想想还真不意外。

特朗普这人,最擅长的就是“极限施压”,他在《交易的艺术》里写得明明白白:谈判得先给对方点甜头,再甩个大棒,逼对方让步。

这次也不例外,联合声明刚签完,他立马抛出90天期限,既保住了降关税的“面子”,又给自己留了继续施压的“里子”。

90天这个时间点也卡得巧妙:不算太短,不会把对方逼得太急,也不算太长,免得谈判拖成“马拉松”,这套路特朗普玩了几十年,熟得不能再熟。

但他这次“放狠话”,真有底气吗?其实未必,美国国内现在可不太平,通胀率高得吓人,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下滑,制造业数据也不好看。



继续硬扛高关税,特朗普怕是得面对更大的政治压力,华尔街的分析师说了。

高关税已经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吃不消,物价涨、成本高,特朗普再不松口,国内选民可不会买账,所以降关税与其说是他大度,不如说是形势所迫。

面对特朗普的“威胁”,中方表现得相当淡定,外交部发言人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注意到了美方的表态,希望双方按声明精神继续谈。”



这态度冷静得让人佩服,为什么中方这么有底气?因为这场博弈里,中国其实占了上风。

从145%到30%,这降幅不是白来的,中方在谈判桌上坚持原则,步步为营,硬是让美方做出了实质性让步。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时,常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比如日本,谈了好几个月也没从美国那儿讨到便宜。

中方的策略,简单说就是“稳住底线,灵活应对”,既不被特朗普的狠话吓倒,也不急着针锋相对,而是用实际行动逼对方妥协。



这种定力,不仅让中方成了本轮谈判的“赢家”,还给其他国家上了堂“示范课”。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90天,未来三个月,中美得接着谈一堆硬骨头: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技术转让……这些问题,哪一个都不好啃。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听着吓人,但真要涨回去,他得掂量掂量国内的压力,毕竟企业和消费者已经为高关税买了太多单,再加码,特朗普怕是要自讨苦吃。

中方这边,态度很明确:谈,可以;但得有诚意。



联合声明已经证明,合作比对抗更符合双方利益,特朗普想用“狠话”占便宜,中方可不会轻易上套。

更大的背景是,中美经贸关系早就不是简单的“你输我赢”,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嵌套,硬脱钩对谁都没好处。

特朗普自己也说了,不会把关税提到145%,因为那就真是“脱钩”了。

所以特朗普的“翻脸”或许能唬人一时,但长远看,冷静的头脑和务实的行动,才是赢得尊重和利益的关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