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9个湖南省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湖南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尹华凯,省高院副院长曾东楼,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罗青,省司法厅副厅长雷震宇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答记者问

1、湖南经视记者:请问湖南法院有哪些便利残疾人参与诉讼的举措?


曾东楼:全省法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联《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按照去年6月我院与省残联联合下发的《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一条举措》,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诉讼活动,更好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去年,我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地方法院,在中国残联法律服务和多元解纷工作现场会上做经验介绍。

一是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19家法院设置了无障碍通道,129家法院设置了残疾人绿色服务窗口。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打造的无障碍示范法院,获得国家首批无障碍环境认证。

二是推行无障碍诉讼服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诉讼引导和法律咨询,协助办理立案、文书填写、缴纳诉讼费用等诉讼事务。对因身体原因无法来院办理的,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上门立案等便利方式办理。去年6月以来,全省法院办理涉残疾人案件立案2774件,安排专人上门服务163次,对符合条件的330件案件全部依法准予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

三是畅通无障碍信息交流。全省143家法院全部在诉讼服务大厅放置盲文版《诉讼指南》等有声、大字、电子、盲文无障碍诉讼材料,供残疾当事人使用。今年1月,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制作了全省首份盲文判决书,在司法审判中让残疾人群体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法院配备在线手语翻译平板和在线手语翻译立式机,为听障人士提供精准的诉讼翻译服务。

2、华声在线记者:请问湖南法院在处理涉残疾人的案件上如何实现多元解纷?

曾东楼:全省法院全方位推动涉残疾人纠纷以柔性化、高效化的方式妥善解决,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温度。

一是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通过开展以案释法、普法宣传等工作,积极引导残疾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能力水平。

二是发挥多元解纷效能。各级法院与残联携手用好“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机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涉残疾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更好发挥法院、残联以及社会力量预防化解涉残疾人矛盾纠纷的优势,提升纠纷化解效能。去年6月以来,全省法院调解涉残疾人纠纷961件。今年3月,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联合残联化解的一起涉残物业纠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残联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典型案例。

三是创新调解化解模式。全省法院共设立无障碍调解室 87个、无障碍法庭85个,为涉残疾人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便利。同时,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远程调解,实现涉残疾人纠纷在线申请、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

来源:综合自湖南日报、红网等

编辑:李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