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
当中美两国5月12日发表《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时,人们以为世界格局将趋于平静,但紧随其后的两个重要动向却让形势变得更有看头。
曾经的"反华先锋"哥伦比亚和新西兰,此刻不约而同选择拥抱中国。
两大“反华”国家同时转向
就在联合声明公布的当天,南美洲传来震动性消息。
哥伦比亚总统府正式宣布,这个位于南美大陆门户的国家将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正在北京准备出席中拉论坛的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面对镜头说出惊人言论:"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连接美洲、亚洲和欧洲的技术桥梁。"
这位领导人接着阐释道,拉丁美洲应该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占据巴拿马运河战略位置的哥伦比亚,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这个决定令国际观察家们大跌眼镜。
要知道,哥伦比亚向来被视为美国在拉美的"铁杆盟友",其地理位置把守着连接南北美洲的陆上通道,更是巴拿马运河的门户。
过去几十年间,美国通过各类援助计划和军事合作,将这个国家牢牢绑在自己的战略体系内。
哥伦比亚内部更是曾经爆发过民众抗议华商的事件。
对于美国来说,这就像邻居家总来串门的老朋友,现在突然说要和中国合作修路建桥,确实让人意外。
哥伦比亚的转身并非孤立事件。
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新西兰奥克兰市,市长韦恩·布朗5月12日公开发出呼吁,要求政府立即与中国实施互免签证政策。
这位管理着170万人口的市长显然看到了关键机遇:"中国作为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完全应该进入免签名单。"
这番表态与新西兰政府长期的对华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这个"五眼联盟"成员去年还参与组建反华军事同盟,如今却在地方政府层面出现松动。
两件事看似相距万里,实则暗藏同一套逻辑。
先看哥伦比亚的决断:这个国家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通道,却因基础设施滞后常年受困。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恰好聚焦基建合作,能为亟需发展的哥伦比亚带来公路、铁路、港口等切实改变。
更现实的原因是,美国近年来挥舞关税大棒让拉美国家吃尽苦头。
以智利为例,这个南美经济强国向美国的出口额近年大幅缩水,被迫转而开拓中国市场。
当美国还在计较关税数字时,中国已成拉美国家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
至于新西兰的转变则更具戏剧性。
奥克兰市长的免签呼吁背后,是新西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
即便在疫情后中国游客尚未大批回归的情况下,中国仍旧保持着新西兰最大出口市场地位。
每位中国游客在新西兰的消费金额远超欧美游客,旅游业带来的连锁效益覆盖餐饮、零售、交通多个产业。
而新政府力推的"南部连接"战略,设想将奥克兰打造成连接亚洲与南美的空中枢纽,这个宏图若得实现,每年能为国家经济增添数十亿美元产值。
但现实情况是,新西兰至今未对中国开放免签,就连过境旅客也需要耗时申请签证。
这种情况暴露出新西兰政府的两难处境:作为"五眼联盟"成员需要配合美国战略,但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又离不开中国市场。
去年该国参与构建反华军事联盟时,或许未曾料到今年就面临抉择时刻。现在连市长都站出来公开反对政府,说明新西兰情况实在紧迫。
美国的尴尬处境
这两个国家的转向,把美国的尴尬处境照得清清楚楚。
美国自己整天说要帮拉美国家发展,结果动不动就加关税,害得智利这些国家的货卖不出去。
中国不搞虚的,直接帮人修路建厂,这样的实在生意谁不愿意做?
新西兰的情况更打脸,美国逼着小兄弟站队对抗中国,可人家既要面子更要里子,中国市场的钱实在太好赚,挡都挡不住。
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给了其他国家很大启发。现在已经有149个国家参加这个计划,占了全世界七成人口。
这个趋势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美国再怎么喊话阻拦也没用,毕竟人家要发展要赚钱,自然知道该往哪里走。
新西兰的签证问题更是戳中要害。他们现在就像手里端着金饭碗要饭,明明可以通过旅游业大赚一笔,偏偏要给自己设置障碍。
奥克兰市长的呼吁点醒很多人:国与国要实实在在打交道,天天跟着别人喊口号吃不饱肚子。
只要看看泰国、马来西亚对中国游客开放免签后的热闹场景,就知道新西兰这一步早晚得走。
放眼未来,这样的转变只会越来越多。现在欧洲国家也在悄悄调整对华政策,中东产油国和中国越走越近,连澳大利亚最近都不怎么跟着美国吆喝了。
世界就像春天的冰面,看着还结结实实,底下早就暗流涌动了。美国现在想拦也拦不住,就像挡不住春天的桃花开。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最后还是要回到老百姓的饭碗问题上。
哥伦比亚农民等着新修的公路把水果运出去卖钱,新西兰牧民盼着更多中国订单,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中国提出的合作计划,正好把这些国家的需要串联起来,形成一张互利共赢的大网。
最后说回中美之间的事。这次经贸协议签订后,两国关系算是有个缓冲期。
但看看自家后院的情况,美国应该明白:靠施压、威胁维持不住领导地位,只有真正拿出对别人有好处的合作方案,才能赢得人心。
不然像哥伦比亚、新西兰这样的小兄弟,可要一个接一个地"反水"了。
世界局势的发展证明,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才是硬道理。中国这些年为各国搭台铺路,既帮别人发展,自己也成长得更快。
这种你帮我、我帮你式的合作,才是真正顺应潮流的做法。
美国要是真为自家利益着想,也该早点想明白这个理。
毕竟,谁不喜欢和真心帮自己过好日子的邻居打交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