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大学教授在谈到这次印巴冲突时,对印度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莫迪为什么这样做?难道没有想到后果吗?
重点问题在于,他认为中国的战机在国际上本来没有什么影响力,这次印度帮了大忙,而且他还说了对于莫迪的三个“莫名其妙”
第一:在没有调查出真相的情况下就挑衅,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调查出422真相
2015年4月22日,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度马上采取军事行动,并坚称,这次袭击事件和巴基斯坦有关,因为有两名恐怖分子是巴基斯坦人。并扬言一定要抓住凶手,把凶手绳之以法。
但巴基斯坦对此表示“真的不是我干的”。但是,即便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印度依然开始了军事行动,从前几次小规模的军事摩擦,到直接断水,到开始发射导弹,战争瞬间升级。
实际上,克什米尔争端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从未真正解决,印度通过2019年废除克区自治条款、推动移民政策改变当地人口结构,试图从法理和人口上强化控制。
西方媒体认为,此次事件成为导火索,印度将其定性为“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袭击”,本质是延续“恐怖袭击=军事报复”的强硬范式,试图以武力压制克区反抗力量,并测试巴基斯坦的战略底线。
不可否认,印度总理莫迪的作风向来强硬。
有分析称,这次印度冒险发动侵略,可能有三个意思。
1,可能是为了转移国内的政治压力,要知道莫迪政府面临反对党对其经济改革不力的批评,2025年卢比汇率跌至三年新低,外资单日抛售12亿美元国债创纪录。所以通过塑造“反恐英雄”形象,政府成功将民众注意力从经济困境转向民族主义情绪,这也是一种办法。
2,测试国际社会容忍度。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明确支持印度(如承诺出售F-35战机)、中国保持战略模糊的背景下,印度试图通过有限军事行动试探大国底线,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战略扩张积累筹码。尽管这个猜想不太可能,但以莫迪的作风,极有这种意图。
3,推动军事技术实战化。印度在冲突中首次动用“阵风”战机深入巴基斯坦腹地,尽管损失惨重,但借此检验了进口装备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为后续武器采购提供了实战数据。这种猜想,或许是战后的猜想,但也有这种可能性,只不过莫迪赌输了,这种很“特朗普”的行径注定行不通。
第二:停水策略“不道德”,完全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
要知道,印度停水的这条河,是巴基斯坦的救命河,全国都依靠这条河,直接断水,不管巴基斯坦民众的死活,这种做法没有人道主义精神,试想,如果中国也对印度断电,会怎样?
印度单方面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并切断水源的行为,直接违反了1949年《日内瓦公约》关于"禁止攻击平民生存所必需的物体"的核心条款。
据悉,巴基斯坦80%的耕地灌溉、45%的人口就业和70%的电力供应完全依赖印度河系统,印度河作为巴基斯坦的"母亲河",承载着2.4亿人口的生存命脉。断水导致巴全国70%农田干涸,这种"断水即杀生"的做法,使巴基斯坦面临极大困难,造成巴基斯坦重大人员伤亡和耕地损失。
说得严重点,这种将自然馈赠异化为杀人工具的行径,与日本731部队的细菌战、美军在朝鲜的细菌攻击本质相同,都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挑战。
若水资源可以成为武器,石油、粮食、电力等战略资源也将沦为地缘政治工具,人类社会将退回到丛林时代。
看来巴基斯坦举国谴责印度不无道理,印度的做法确实让世界各国感到惊讶。
第三:明知道巴基斯坦背后有中国支持,为什么还要和巴基斯坦开战
可能有两个原因
1,印度对自己军事水平的“迷之自信”
其耗费87亿美元引进的36架法国“阵风”战机(单价2.4亿美元),被军方视为“空中霸主”,却在实战中暴露出致命缺陷——其搭载的“流星”中距导弹射程(150公里)不及巴基斯坦歼-10CE配备的霹雳-15导弹(160公里)。
更关键的是,印度“万国牌”武器体系因数据链协议不兼容,导致“阵风”与苏-30MKI、米格-29等机型无法共享战场数据,在5月7日空战中被巴方ZDK-03预警机提前80公里锁定,最终以0:6的交换比惨败。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度低估了中国武器的性能,据悉,歼-10CE的AESA雷达探测距离达260公里,是“阵风”RBE2-AA雷达(200公里)的1.3倍。
霹雳-15导弹采用双向数据链修正弹道,实现“发射后不管”,而“阵风”的“流星”导弹仍依赖载机持续引导。实战中,歼-10CE在150公里外精准击落“阵风”,直接验证了中国超视距空战体系的成熟。
2,莫迪一贯的冒险行为
2025年印度经济陷入多重危机:卢比汇率跌至三年新低,外资单日抛售12亿美元国债创纪录,失业率攀升至12.3%。
通过塑造“反恐英雄”形象,政府成功将民众注意力从经济困境转向民族主义情绪,民调显示68%印度民众支持对巴强硬政策。这种“以战止乱”的策略在短期内凝聚了共识,却使印度陷入战略透支。
在美国承诺出售F-35战机的背景下,印度试图以有限行动试探大国底线。但是莫迪没有想到,法国因“阵风”被击落颜面扫地。
印度的豪赌最终反噬自身。
中国武器在实战中的卓越表现,使歼-10CE单价4000万美元的性价比优势凸显,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试图通过实战测试武器性能,却为中国军工提供了免费广告,歼-10C的雷达信号特征、霹雳-15的弹道数据成为全球军方研究热点,中国武器的可信度实现质的飞跃。
说白了,印度政府的行为看似荒诞,实际上很“印度”。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豪赌行为迟早会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