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可以干什么?聊天、团购、发通知?可不止这些。近日,市法院法官利用临时案件调解群,成功促成一件持续近两年的欠租纠纷圆满画上句号。“微信‘聊’得好,案子调得快。”市法院民二庭法官李瑶说。
时间回到4月29日下午,一起建筑设备租赁案件正在调解中,法官助理对双方的初步意见进行了梳理总结,调解协议也正在电脑上形成。然而长期的租赁费纠纷,让双方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虽然在调解的给付数额上没有争议,但租赁商对建筑公司的实际履行诚意缺乏信任。
如何保证按期履行款项,让调解书不再是一纸空文,双方又陷入了无尽的拉扯中。“就差这一点。”李瑶和助理带着些许的“不甘心”,认真分析了双方的想法,作出几个解决方案。
4月30日早8时,李瑶一到办公室立即联系了建筑公司的律师。沟通了半小时后,律师答应再次向公司汇报,争取形成一个新的还款方案。
11时,刚结束两个庭审的李瑶再次拨通了当事人的电话。在沟通中李瑶意识到,来来回回的电话联系,一次次地分别沟通汇报,费时费力。
“我建个微信聊天群,咱们群里聊。”对双方的疑虑和担心,李瑶在临时建立的微信群里一一作了解释,双方也看到彼此履行协议的诚意,最终形成了分期付款,逾期逐次提高强制执行数额的调解方案。
“我把方案发到群里,双方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我把调解书写好,在单位等你们。”下午四点半,双方代理人到达法院,调解书顺利签收。
利用微信群,仅用半天时间,这起持续近两年的欠租纠纷便实现破冰。当事人对法官连连表达谢意,“这微信解纷‘聊效’好,方便又高效。”(记者 戴丽丽)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