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现在1号链接又给大家上了60单,朋友们可以下单了。”日前,在辽宁大连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卢屯村的大棚里,卢屯村党委书记高世界在樱桃树下直播带货,通过直观生动地展示大樱桃生产情况,吸引全国网友下单。在大棚的另一个角落,果农曹大姐忙着筹备货源:“现在这场直播大概卖了300来箱,帮我们打开了销售渠道。”
得利寺镇是全国大樱桃成熟较早、结束最晚的地区,全镇樱桃栽植面积4万余亩,年产量3万吨。全镇有设施大棚3000多个,樱桃树20万株,年产量达6000多吨。得利寺镇7个村打造一体化大樱桃产供销平台,与物流、电商等企业对接,为客商提供收购、分拣、包装一条龙服务。被百姓称为“致富果”的大樱桃,正托举着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物流抢“鲜”送达
得利寺镇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处于寒暑交界地带,属于北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不仅让这里出产的设施大樱桃品质出众,成熟期也比其他产区更早。据史志记载,该镇樱桃栽植始于1908年,距今已有117年历史。
除自然和历史优势之外,当地政府的有力助推也让得利寺镇大樱桃产业蓬勃发展。
过去,大樱桃不耐贮藏,采摘后几天口感就会发生改变。这让果农们倍感头痛,稍有不慎,一年的辛苦努力就会打了水漂。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积极促成与物流公司的合作。2020年5月,得利寺镇率先与顺丰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德邦、圆通等10余家大型物流公司先后入驻得利寺镇,为大樱桃产业物流运输保驾护航。丰收季节,得利寺大樱桃依靠陆运、空运等方式每日运达全国100多个城市,货运交易辐射范围涵盖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昆明等地。
在京东物流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农产品预处理中心,得利寺镇乃至整个瓦房店市的物流得以整合,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保鲜度和物流速度,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使更多电商卖家和农户直接受益,为大樱桃销售创新模式的推广打下基础,提供助力。
“如果没有政府帮扶,咱得利寺大樱桃就火不起来,更卖不上现在的好价钱。”果农马兆谦向记者感慨。
品牌兴业富农
日前,得利寺镇一处樱桃直采基地内,多位抖音平台直播达人现场介绍大樱桃品种、大小、种植等情况,并分享试吃口感。在他们身后,十几位工人加紧分拣、装箱。网友下单后,新鲜采摘的樱桃便可迅速直邮到家。当天几小时内,直播成交量就达500多单,成交额超10万元。
电商平台的加入,缩短了从“田间”到“舌尖”的距离,使得利寺大樱桃线上销售量增长10%—15%。对当地果农来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大樱桃已不是稀罕事。
2023年3月,农民丰收节之大连大樱桃直播通全国活动在得利寺镇举行,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手段,赋能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种植户拓展增收新途径。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使大樱桃市场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价格进一步上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品牌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得利寺镇在加强樱桃产业品牌建设方面全面发力,2021年5月,得利寺大樱桃获2021年中国好樱桃大赛金奖,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域为载体获得金奖的品牌。2024年4月,瓦房店市得利寺大樱桃一体化平台推选的“得利寺”品牌“雷尼”与“美早”2款优质樱桃,从全国各地70多个参赛样品中脱颖而出,并列获得2024年全国优质品牌樱桃等级评定特等奖中的第一名,占特等奖十席中的两席。
如今,个头大、硬度高、肉厚汁多、口感纯正的得利寺大樱桃享誉全国,而品牌化发展更提高了大樱桃产业的效益和附加值。全镇樱桃总产值达12亿元,仅此一项就使农民年人均收入达6.2万元。
返乡创业潮涌
近年来,随着得利寺大樱桃种植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更新、市场渠道拓宽,大樱桃产业已成为全镇乃至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从每年12月的双温双控大棚到2—3月的暖棚,到4—5月的冷棚,再到6月的露地樱桃,全年半年以上有樱桃鲜果,跨冬、春、夏三季。
得利寺镇镇长赵洪全介绍,得利寺镇从解决百姓土地流转问题、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推动大樱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一系列惠民措施也吸引越来越多进城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
卢屯村村民韩云丽长年在外地打工,听说留在村里的乡亲们都靠种大棚樱桃发家致富,她也动了心思。
没有建大棚的土地,村里为她协调了土地流转事宜;缺少建大棚的资金,村里帮她办理了贷款;不懂种植技术和销售,村里派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包教包会……就这样,韩云丽白手起家建起了温室大棚,种起了大樱桃。她从“技术小白”晋升为管理能手,不仅一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在得利寺镇,通过返乡种植大樱桃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一些学有所成的年轻人。这些“新农人”在创新创业的同时,也在反哺他们眷恋和热爱的乡村。
“年轻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速度快,给产业发展带来了生机,为乡村生活带来了活力。这些‘新农人’正成为我们推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通过‘新农人’的示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掌握更多先进技术和更新的经营销售理念。”得利寺镇党委书记张弘说。
与此同时,得利寺镇还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并联合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建立大樱桃产学研基地,推广樱桃丰产优质栽培等新技术10余项。得利寺镇多维度聚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体同建”,增强了发展后劲和活力。
坐落在蔡房身村的樱桃无土栽培项目,是得利寺镇实施大樱桃产业升级的“试验田”之一。这里建成了4栋暖棚、1栋冷库,以及移动冷库、管理用房、机井等基础设施,无土栽培樱桃3000余株。行业领先的控温控湿双控技术,可以随时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精准规划樱桃上市时间,可让樱桃提早1个月上市,抢占春节市场。
一业兴,百业旺。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升级,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能,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在得利寺镇徐徐展开。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