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美国海军一架F/A-18战斗机6日未能顺利在“杜鲁门”号航母着陆,随后坠入红海。这是与该航母有关的第4起重大事故,也是这艘航母自去年9月离开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母港执行任务以来,损失的第3架战斗机。知情人士透露,战机在尝试降落时出现“拦阻系统故障”,飞行员与武器系统操作员被迫弹射逃生,随后由救援直升机救起,两人受轻伤。坠海的战机尚未被打捞起来。
杜鲁门”号的撞船事故导致舷台损坏(资料图)
这次事故的“元凶”——拦阻索系统。舰载机降落航母时,必须通过尾钩勾住拦阻索,在短短几十米内将高速飞行的战机拉停,这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堪称“刀尖上的芭蕾”。拦阻索如果出现暗伤,或张力控制系统反应迟钝,都可能导致战机滑出甲板。事实上,这种事故并不罕见,无论是2003年“华盛顿”号航母,还是2005年“小鹰”号、甚至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都曾发生类似事件。但问题是:一两次可以理解,频繁发生就值得警惕了。
短短半年,舰载机被友军误击、与商船相撞,现在又来了个“飞机跳水”,这艘航母的日子可真是“多姿多彩”。难不成,美国海军真的在走下坡路?这起事故暴露出美国海军的两个问题。一是训练水平下滑,连航母转弯都能“甩飞”飞机,这要是真打起仗来,后果不堪设想。二是装备维护不到位,否则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失误?胡塞武装这次成了“背锅侠”,但美军自己得好好反思反思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与胡塞武装的缠斗中,美军深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次实实在在的战机坠海,损失6000万美元是肯定的。不过美方对此嘴硬表示,没有人员损失,只有一名船员受轻伤。“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及其舰载机联队,也仍具备完全执行任务的能力。这倒是给我们航母舰载机的维护,特别是系留与牵引操作提供了反面教材,舰载机在航母上的固定确实至关重要。还是要确保在各种海况和航母机动情况下,舰载机都能通过钢链、尼龙绳等系留设备与甲板牢固连接。
胡塞武装发言人(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事儿的起因其实说到底还是得怪到美军自己头上。近日,美军航母对胡塞武装又发动了一轮攻击,先是炸了一个移民拘留中心,接着又袭击了萨那,结果弄死了将近20个人,其中还有妇女和孩子。胡塞武装看美军这么乱杀人,报仇不隔夜,立马展开反击。他们连夜对着美军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发射了导弹和无人机,这才有了后面的事儿。
要想彻底消灭胡塞武装,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地面作战行动,但美军始终没有这个胆量和信心在也门展开大规模地面作战,其战机、导弹对胡塞武装的杀伤效果又相当有限,这也注定了,美军无论出动多少海空军兵力,都很难在红海获得多大的优势和战果,所以无论美方再怎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摆在这里。
特朗普(资料图)
就在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海的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胡塞武装停火,而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特朗普更是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发挥到了极致。特朗普声称,自己之所以停火,是为了给胡塞武装一个台阶下,因为胡塞武装向他发出恳求“不要再轰炸我们了”,于是他才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决定停火。而当记者问道“你从哪里听到胡塞武装这么说”时,特朗普立即打起了马虎眼,“从哪里听说的不重要”、“我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你应该相信我”,三连话术把人看的是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