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男篮世界杯预选赛抽签结果揭晓后,中国男篮与日本、韩国、中国台北同组的“东亚内卷”格局引发热议。尽管避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顶级强队,但B组对手的战术风格与历史恩怨仍让晋级之路充满挑战。媒体人纷纷质疑“这签是抽出来的吗?”更将争议推向高潮。面对高强度赛程与实力接近的对手,中国男篮亟需通过归化球员补齐短板,重塑竞争力。
为何急需归化?
- 本土阵容的天花板已现周琦、赵继伟等核心球员虽仍是亚洲一流,但近年国际赛场表现低迷:2023年世界杯惨败菲律宾20分、亚运会主场失利等均暴露关键球能力不足与体能短板。面对日韩快速攻防转换与高强度对抗,仅靠现有阵容难言稳胜。
- 对手归化已成常态日本曾凭借八村垒等混血球员崛起,韩国亦多次启用归化中锋;菲律宾更是依靠克拉克森、索托等归化球员稳居亚洲一档。若中国男篮仍拒绝归化,恐在“军备竞赛”中进一步落后。
- 赛程压力与联赛冲突2025年11月至2026年7月,男篮需在CBA赛季间隙完成6场小组赛,密集赛程对体能提出更高要求。归化球员可缓解主力消耗,尤其在窗口期提供即战力保障。
谁是最佳人选?
归化目标需满足三大条件:即插即用能力、位置适配性、长期合作意愿。
- 凯尔·安德森(李凯尔)再续前缘?2023年世界杯期间,安德森的策应与防守为中国队注入活力,但其进攻端偏组织的风格未能解决得分荒。若重启合作,需明确其“核心持球手”定位,并配备稳定射手群。
- CBA外援优先:琼斯、布莱克尼吉林队外援琼斯兼具得分与组织能力,场均得分助攻篮板等数据证明其适应亚洲赛场;布莱克尼则以突破与三分见长,可弥补男篮外线火力不足。两者长期效力CBA,无需磨合且归属感更强。
- NBA边缘人:林书豪模式寻找具备NBA轮换实力的华裔球员,如发展联盟后卫朱赞(Juzang),其投射能力可破解对手联防。此类球员需解决身份认证与国家队磨合问题。
归化≠放弃青训,而是战术补充
部分球迷担忧归化挤压本土球员空间,但参考日本(八村垒+河村勇辉)、法国(恩比德+本土新星)的成功案例,归化实为“短期提升战绩+长期刺激青训”的双赢策略。中国男篮需以归化为契机,优化人才选拔机制,避免重蹈“依赖老将”覆辙。抽签争议背后,是中国男篮重返亚洲顶流的迫切期待。归化并非万能解药,但却是重建路上不可或缺的催化剂。篮协需尽快明确人选,以2025年11月首战韩国为节点,开启“本土+归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