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具备哪些设施才能称之为完整?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生活的期盼越来越强烈,不仅要有好房子住,还要有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舒适环境。近日,国家标准《完整社区设施服务指南》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能够提升老旧社区功能、优化空间品质及配套设施,从而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资源高效利用,助力城市结构优化升级,使我们的居住生活更宜居、更智能、可持续,城市经济活力与社会治理能力也将得到同步提升。

  完整社区指的是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基本公共设施中应该有社区综合服务站、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站;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应该有综合超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及理发、洗衣、购药等其他便民生活网点;市政配套设施应该有水、电、路、气、热、信等设施,停车及充电设施,慢行系统,无障碍设施,提供垃圾收集服务的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应该有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

  不仅设施完备,完整社区同样应该具备全覆盖的物业服务以及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社区不仅涉及住房问题,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应是一个“完整社区”的概念。好房子和好社区需要好服务。完整社区要建好更要管好,应该积极建立社区协商机制,鼓励公众全过程参与社区治理,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可以聘请社区能人智士为“规划师”,调动居民代表等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健全社区治理机制,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体检应是完整社区建设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应全面开展社区体检、闲置空间摸排和居民问卷调查,抓准社区短板不足,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实施方案,实现精细化更新建设。同时,还可以推行“设计师进社区”活动,有助于完整社区建设方案从居民最关心的事入手。

  完整社区建设需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等应该成为完整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

  完整社区需重视智慧化运行。社区智能化服务是现代社区管理的重要支撑。社区建设可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慧化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各类监控识别设备的应用,居民应用移动客户端的开发,以及社区智能化系统改造。

  完整社区建设还应该建立政府、市场、居民多方共担机制。特别是可以吸引众多民间资本进入,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可以增设物业服务企业,还可以引入市场化机构投资运营养老院、幼儿园、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

  完整社区建设不仅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也是未来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还可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社区建设应分清轻重缓急,制定项目清单,补齐养老、托育、健身、停车、充电、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小修小补”点等设施短板,同时完善服务和管理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