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时间表刚刚出炉,农民朋友得提前留意。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20日,出伏在8月18日,总共30天。
头伏从7月20日到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18日。
不少人发现,今年入伏时间比往年晚,到底算不算晚入伏?
按老说法“夏至三庚入头伏”,今年夏至6月21日,第三个庚日正是7月20日。
从农历看,7月20日是六月廿六,妥妥的六月入伏,属于晚入伏。
民间有“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的说法,让人心里发憷。还有句农谚“一年俩六月,伏天热死牛”,今年刚好闰六月,更让人担心。但也有人说,这些老讲究没科学依据,热不热还得看天气实际情况。
不过晚入伏确实有特点,地表积热时间长,后期高温可能更集中。
就像往年有些晚伏年份,立秋后还热得人受不了,出现“秋老虎”。
今年末伏到8月18日,结束时快到处暑,会不会再来高温反扑?这让不少农民犯愁,伏天太热对庄稼影响不小,得提前做准备。比如玉米灌浆期需要水分,可高温干旱容易减产,得盯着灌溉。
蔬菜大棚更得注意降温,不然高温高湿容易生病虫害,损失可大了。
那从科学角度看,三伏天为啥热?
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强势控制。
今年副高啥时候来?
势力强不强?
这得看后续气象监测数据。但全球变暖大趋势下,夏季极端高温天气越来越常见,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离入伏还有段时间,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很有必要。
农民朋友干活尽量避开中午,早晚凉快时多干,别中暑了。饮食上多吃清淡的,绿豆汤、冬瓜汤备着,解暑又补水。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更得注意室内通风,别长时间吹空调。
有人问,伏天热对农作物有没有好处?适当热天利于作物生长。
但太热就坏事了,特别是持续高温加干旱,简直是庄稼的“大敌”。今年伏天30天,不长不短,可晚入伏的后劲让人有点担心。老辈人传下来的农谚,虽说不能全信,却也是多年经验总结。
比如“公伏热,母伏凉”,今年入伏农历廿六是双数,属母伏。
按这说法,母伏可能没那么酷热,可实际天气谁能说得准?天气这事儿,变化多端,还得看实时预报,提前做好两手准备。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今年伏天最高温能到多少度?
会不会出现连续十几天的38℃以上高温?想想就让人冒汗。
对种地的农民来说,伏天热不热直接关系到收成,必须上心。提前检修灌溉设备,准备好防晒用具,给庄稼和自己都做好防护。伏天不仅影响农业,日常生活也得调整,防暑降温是头等大事。
不管今年伏天是热是凉,提前准备总没错,心里踏实。
您说是不是?晚入伏的年份,您往年遇到过吗?
热不热?今年这三伏天时间表,您记好了没?
得提前做打算啦。最后提醒,具体天气还得看临近预报,这些分析供参考。
大家平时多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生活安排,别耽误事儿。总之,面对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早准备早预防,心里不慌。
今年伏天到底啥样?咱们边走边看,多交流多分享经验。您对今年三伏天有啥看法?
觉得会热吗?来评论区聊聊!
关注我们,后续会持续更新三伏天天气动态,帮您提前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