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岳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缓缓停止运转,湖南理工学院大四学生王俊涛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位22岁的青年用近300毫升“生命种子”,为千里之外的血液病患者点亮重生曙光。这也标志着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00例。



时针拨回2021年夏

刚成为机电系素质拓展

实践部学生干部的王俊涛

在校园献血车上迎来命运转折

“当时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我

造血干细胞捐献不是抽骨髓,

而是像献血一样安全。”

这个认知打破了他对捐献的畏惧

更在心底埋下“挽救他人生命”的期许


2025年2月春节前夕

一通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

让这份期许照进现实

面对数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

王俊涛当即作出决定

“如果几天时间能换别人一生希望,

这就是最值得的‘投资’。”


经过HLA高分辨分型确认

体检、注射动员剂等准备

采集当日

王俊涛看着血细胞分离机

指示灯规律闪烁

他的内心格外平静而坚定

他知道每一滴采集出的造血干细胞

混悬液都承载着生的希望

正向着远方那个亟待救助的生命奔去

当医护人员宣布采集成功的那一刻

他感觉就像答辩结束后

听到导师宣布“恭喜你,通过了”一样激动

“如果说大学生活是一场丰富的课程,

那么捐献造血干细胞

无疑是我大学四年

最特别、最有意义的‘选修课’。

当看到许许多多工作人员,

为救助他人默默付出、不懈努力。

而我,有幸成为这个

爱心链条中的一环,

这让我无比自豪。”

王俊涛这样形容这段特殊的经历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手捧编号“20000”的

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王俊涛真诚地呼吁

更多年轻人能加入中华骨髓库

一次挽袖之举

或许就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曙光


王俊涛同学

在学习和救人这份双重“答辩”中

相信你都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好样的,少年!

谢谢你!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罗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