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7日报道,美国海军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5月6日在“杜鲁门”号航母着陆时,出现拦阻系统故障而着陆失败坠入红海。
这是该航母自去年9月出海执行任务以来损失的第3架战斗机,也是其半年内发生的第4起重大事故。
就在不久前的4月28日,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在红海海域执行任务时,上演了惊心动魄又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为了躲避也门胡塞武装可能的袭击,杜鲁门号紧急进行大幅度急转弯,直接导致一架正在机库内被牵引移动的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失控,连同牵引车一起被甩飞,葬身于红海之中。
消息一出,世界震惊。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是美军航母舰载机的主力机型之一,造价高达数千万美元,此类事故不仅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更凸显出美军在航母运作与实战应对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暴露出美军整体作战体系的重重漏洞。
从这一系列事故可以看出,美军在多个关键领域存在短板。首先,从航母操作与甲板作业协调来看,此次战机被甩飞事件,充分反映出两者之间的严重不协调。
航母在执行高风险的紧急规避机动前,按照标准作业程序,应当清空甲板并暂停一切甲板作业,同时通知相关操作人员,以确保安全。但杜鲁门号却在战机还在机库移动时就贸然进行急转弯,将舰载机和舰上人员的安全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这种顾头不顾尾的操作,只能说明航母指挥层在决策时缺乏统筹考虑,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调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此前在一次模拟作战演练中,一艘美军航母在进行紧急机动时,由于未能及时通知甲板工作人员,导致一架正在进行维护的战机受损,虽然没有造成坠海这样严重的后果,但也敲响了警钟。可如今杜鲁门号的事故表明,美军似乎并未从中吸取教训,问题依然存在且愈发严重。
再者,美军在敌我识别系统上严重失灵。2024年12月,杜鲁门号的一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执行伙伴加油任务后返航时,竟然被美军舰队中的葛底斯堡号巡洋舰误认为是胡塞武装的巡航导弹,直接发射防空导弹将其击落。这是一起典型的友军误伤事件,也是美国一年多来在与也门胡塞武装交战中遭遇的最严重事件。
当主动识别出现问题时,程序识别本应及时跟上进行纠正,但在这起事件中,两种识别方式双双失效,致使美军自己击落了自家战机,暴露出美军指挥控制体系的重大隐患。
在真实的战场上,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存亡。如果连是敌是友都无法准确分辨,又如何能制定出有效的作战策略,如何能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如何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种混乱的指挥控制,不仅让美军士兵陷入危险境地,也让整个作战行动变得混乱无序,大大降低了作战效能。
今年2月,杜鲁门号在埃及与一艘商船相撞,发生严重的失误。长期的海外部署和高强度作战任务,让美军飞行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疲劳。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反应速度、判断能力和操作精准度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就拿5月6日的坠机事故来说,飞机在着舰过程中下滑线偏高,飞行员却没有及时判断出来,最终导致战机冲出跑道坠入大海。很明显,长时间的作战疲劳和心理压力,已经让飞行员对飞行中的偏差变得麻木,无法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在一场持续数月的军事行动中,美军飞行员需要频繁执行任务。随着任务的推进,他们的失误率明显上升,不仅在起降过程中出现问题,在作战任务的执行上也出现了多次偏差。显而易见,飞行员的疲劳和压力已经成为影响美军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
美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美国长期以来穷兵黩武的对外政策。美国自恃军事力量强大,在全球范围内充当世界警察,不断干涉他国内政,卷入各种地区冲突。
同时,中国军事力量的突飞猛进,美国盟友的离心,也让美军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维护其所谓的全球霸权,美军在各地部署军事力量,执行各种任务,使得美军的资源被严重分散,装备、人员和指挥系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美军继续维持现有的战略和行动模式,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那么类似的事故必然还会不断发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冲突中,美军的作战能力将受到严重质疑,其全球军事霸权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这需要美军能够正视问题,进行全面改革,加强装备维护和更新,优化人员训练和管理,完善指挥控制体系,那么他们仍有可能恢复元气,保持一定的军事优势。美国政府也要从根本上改变其对外政策,放弃霸权思维,减少不必要的军事干预,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身军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中。显然,美国还未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
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海军,或许会因为这些内部问题而逐渐走向衰落,失去其在全球海洋的主导地位。而对于那些长期受到美国军事威胁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美军的衰落或许是一个重新争取和平与自主发展的机会。
杜鲁门号航母是以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命名,他在二战后推动美国海军发展,奠定航母霸权思想基础,是美国全球军事存在的象征。而如今这款军事装备,正在被美国点燃的战火反噬。当一支舰队连基本的安全起降都无法保障,美国的霸权地位必江河日下,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