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湾首次实弹试射了从美国买的“海马斯”(HIMARS)火箭炮,还闹了个插曲——第一轮发射时信号故障,三发炮弹没同时打出去,最后靠现场美国技术员紧急调试才搞定。

台军方嘴上说“这是提升战备的好机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种高端武器到了台湾手里,能不能玩转都是问题。


先别被“海马斯在乌克兰暴打俄军”的新闻忽悠了。台湾买这玩意儿,核心就俩字:壮胆。

台军火力一直被解放军碾压,想靠几套机动火箭炮翻盘?天真了。大陆的东风导弹能覆盖全岛,火箭军饱和打击下,海马斯还没找到发射位置可能就先被炸成废铁。更别说解放军电子战部队专治各种“美械高科技”,信号干扰、定位摧毁都是拿手好戏。台军试射还要美国手把手教,真打起来哪来的售后支援?

美国卖武器给台湾,从来不是真为“保台”,而是生意+战略。军火商数钱数到手软,政府还能拿台湾当筹码逼中国让步。看看最近澳大利亚也砸10亿美元抢购海马斯,美式武器在亚太都快成“连锁店”了。


但美国精明得很——卖的都是防御性武器,绝不踩“协防台湾”的红线。真开战了,美军会不会下场?参考乌克兰就知道,送武器可以,卖命免谈。

台当局还做着“技术换安全”的梦,说什么要和美国合作搞无人机研发。笑死,美国连高端芯片都防台湾像防贼,会给你核心技术?台湾的筹码只有半导体,但大陆真要动手,台积电的厂房怕是比海马斯还优先挨导弹。至于特朗普时期加的关税,现在台商还在骂街,可台湾当局敢吭声吗?

“安全靠美国,经济吃大陆”,这精分操作迟早要崩。


最值得玩味的是澳大利亚。它一边喊着“中国威胁”加速买火箭炮,一边又怕得罪金主中国,连“台海有事”都不敢明着站队。这种扭捏态度恰恰暴露了亚太国家的困境:经济上吸中国血,安全上抱美国腿,最后里外不是人。

东盟为啥装聋作哑?

因为谁都明白,台海真打起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这些骑墙派。

短期看,大陆的反制绝对不止口头抗议。针对性军演、经济施压都是常规操作,甚至可能加速对台“穷台”战略——比如掐断ECFA早收清单,让台湾出口企业先哭一场。长期来看,美国军售只会逼大陆下决心“武力选项前置”。075两栖舰下饺子、东风导弹升级,都是明牌。

至于和平解决?除非台当局能清醒认识到:美国卖的是武器,而大陆握的是生死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