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还记得几个月前的瑞士卷事件吗?一个浙江义乌的全职妈妈,买了一盒八个装的瑞士卷。两个孩子和老公分别吃了两个之后,还剩下两个。
孩子们睡着后,她拿出这两个瑞士卷正吃着,竟然受到了老公强烈的指责,说她“自私”、“不懂分寸”、“不知道留给孩子”。
千百年来,女性一旦成为妻子、母亲之后,仿佛就失去了爱自己的权利。
卡里闲钱十多万,却舍不得给老婆买一个两千多的礼物。
工资卡倒是交给老婆了,但是花的每一分钱都被监视着。想来这样的家庭并不少。
一个月给你两千块,到了年底恨不得你已经存够了一套房的首付。
女生只是为了孩子暂时没有上班,甚至还承诺以后上班了会把这笔钱赚回来回馈给家庭,她只不过想要奖励一下第一次当母亲的自己而已。
全职妈妈的痛点就在于付出无法得到认可,男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八小时的工作才算辛苦,完全看不到7*24全年无休带孩子的妈妈付出了什么。
如果在家带孩子算“闲着”,那妈妈们非常乐意把这份清闲让给爸爸。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掌握经济大权的人才有话语权。两千多的礼物就花去了半个月工资,也就是这个老公一个月才赚五六千,能力不行,气势倒不小。
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现状就是这样,那些大把转账的,只是少数。更多的女性婚后基本花不到男性的钱。所以现在年轻人结婚的意愿才越来越低。
很多女性会选择用生育来逃避工作,对工作的恐惧胜过了生孩子带孩子的苦,慢慢的宁愿在家里忍气吞声做家庭主妇也不想工作。
但这位全职妈妈显然不属于这一类,她想出去工作,并不想过手心向上的生活,只不过因为孩子无人照顾。
以这个男人的经济实力,如果两个人都出去工作,请保姆照顾孩子,这个家庭显然负担不起。
其实这个男人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妻子真的铁了心离婚,他既要带孩子又要工作,简直天都要塌了。
谁有了软肋,谁就落了下风。很难评论这位老公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想要为孩子存钱,还是单纯觉得妻子不配拥有一个两千多的礼物。
夫妻间的相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博弈。在生活中,双方有着不同的想法、需求和习惯。
在家庭财务规划上,一方想多储蓄,另一方可能更倾向于消费享受,这时就得相互权衡、妥协,像博弈般寻找最佳平衡点。
不过这种“博弈”并非是争输赢,而是通过交流、理解,实现家庭关系更和谐、长久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