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结束经贸高层会谈后,美国取消了对中国的91%加征关税,同时中国同步下调反制措施。
然而,就在协议墨迹未干之际,中国先发制人,打出一记重拳,切断了美方垂涎已久的“战略资源”!
中国让特朗普体面“认输”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经过多轮艰难谈判后,终于宣布了一项重磅消息,正式发布了联合声明,一场持续数月的“超级关税战”画上了句号,特朗普政府也因此体面地“认输”。
从最初的那一轮关税征收几乎让全世界都觉得,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博弈要进入白热化状态,特朗普几乎以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姿态,发起了一场以加税为武器的全面攻势,可谁能想到,到了今年5月12日,这场战争竟然迎来了转机。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从5月14日起,中美两国将恢复到4月2日之前的关税政策框架,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回到过去”的决定,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意味着两国的关税大幅度下降。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综合税率,从原先的145%(最高可达245%)降回了30%左右,而中国则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从140%-125%下调至10%-45%不等,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也宣布暂停或取消4月2日之后实施的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
这场谈判的结果,不仅让特朗普的关税战略看上去像是折戟沉沙,更让中国的“反制”措施得到了阶段性的回报,虽然特朗普依然保留了一部分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但显然,整体的立场已经大幅回调。
估计特朗普或许没想到,他的“关税大棒”会逼得自己不得不做出让步。
当然,大家也别以为这就代表关税战彻底结束了,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在2月初已经开始实施的“芬太尼”关税20%还保留着,而他第一任期的关税战算术平均税率大约是20%。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的关税税率还是会保持在30%左右,同时,中国也没有放松警惕,依然保留着2月份对美国的部分报复性关税,像农产品、天然气、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加税依然存在,甚至还有一些商品的关税维持在10%-15%之间。
因此,虽然说中美这轮关税战暂时“休战”,但双方的谈判并没有彻底结束,接下来的90天,将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时期。
就在达成协议后不久,中国也顺势出了一组“重拳”,对美国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反制,也许,特朗普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美国的“算盘”与中国的“反击”
在中美谈判的关键时刻,美国的一盘“算盘”终于被揭开了,特朗普政府的“真面目”也悄然浮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政府在谈判中提出了一个“让步”的条件——他们希望通过“降低关税至50%”来换取中国放松对七类稀土的出口限制。
要知道,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军事和新能源领域,对稀土的需求简直是离不开,F-35战机,每架就需要417公斤的稀土,其中还包括了钕铁硼永磁体、钐钴磁体,用在发动机和雷达上。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一旦停止供应稀土,美国的洛马公司生产线可能在六个月内就会瘫痪,简直没得玩了,再看看特斯拉的Model 3电动汽车,它的电机就需要1.2公斤稀土,而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稀土材料供应,足足有78%是依赖中国的。
如果中国切断供应,对特斯拉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是多么依赖中国的稀土,如果一旦断供,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美国的算盘打得挺好,试图通过“降关税”的方式,低成本地获取稀土资源,满足国内产业需求,说实话,美国这招就像是打自己的如意算盘,打算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关键的资源,但就在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顺利拿下中国时,中国显然早有准备。
就在中美达成关税协议后不久,中国便迎头而上,给了美国一个“重拳”,根据5月12日财联社的消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将在5月9日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战略矿产走私。
这个举动的时间节点,堪称巧妙,恰恰在中美刚刚达成关税协议后,不仅意味着中国在稀土问题上有坚定的立场,也表明中国不会因美国提出的关税诱惑而轻易松口,美国以为关税能换取稀土,结果却发现,中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妥协”。
中国稀土管控“三重防线”
中国在稀土管控方面的策略可以说是一手好牌,尤其是在面对美国的“图谋”时,中国采取了三重防线的管控手段,把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牢牢把握在手中,从根本上切断美国获取稀土的渠道。
中国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了严格的出口许可制,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在出口这些稀土时,必须提供详细的证明材料,来证明稀土的最终用途并非军事用途,在稀土出口的源头设置了一道坚固的关卡,让美国以“民用名义”间接获取战略资源的企图彻底落空。
过去,美国曾通过一些掩护公司以民用名义,利用一些边缘渠道“偷偷摸摸”地把这些稀土资源引进自家,好为军事和高科技产业提供支持,但如今,中国的源头管控措施让美国的这一“暗度陈仓”之计无处遁形,彻底让美国的这些小动作泡汤。
中国深知,稀土不仅仅是矿产,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美国很想掌握中国的稀土技术,为了防止稀土技术外流,中国早就把稀土的萃取分离技术列入了“不可交易清单”,直接禁止向美国企业授权相关专利。
这一招,等于是让美国在稀土精炼领域陷入了死胡同,虽然美国手里有矿,但因为缺乏先进的技术,根本无法将稀土矿转化为高纯度的稀土产品,只能望“矿”兴叹。
中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能够高效地分离和提取各种稀土元素,满足全球市场对高纯度稀土产品的需求,美国的精炼能力就像是老式汽车跟高铁的差距,想追赶上都难得很。
不过,中国可不是只靠技术封锁这一招应对美国,中国早就预见到了美国可能会通过跨境走私稀土资源来弥补技术的不足,不过中国早有防备,商务部发布的战略矿产走私打击行动。
中国海关通过加强进出口货物的检查,利用高科技设备,对货物进行细致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走私稀土的蛛丝马迹,同时,中国还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跨境合作机制,让走私分子无处可逃。
结言
这场“反击”不只是对美国“关税换稀土”这一图谋的回击,实际上它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中国在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资源时,绝不会妥协。
你要是想通过走私或者其他方式让这些资源外流,中国是不会让步的,通过加强对稀土资源的管控,打击走私,中国不仅保护了自己的战略利益,还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稀土资源,谁也别想轻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