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室、巡回法庭区、信访接待室……走进金山区石化街道综治中心,一站式接待大厅的多个功能区集中呈现。在这里,小到邻里口角、家庭矛盾,大到人身损害、群体事件,都能通过说情、说理、说法找到解决方案。
近年来,金山区石化街道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打造“一门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让群众感受“矛盾纠纷一站解、急难愁盼就地办”。
据介绍,石化街道综治中心覆盖平安、信访、司法、劳动关系协调中心等职能部门,整合信访接待、纠纷化解、司法鉴定、行政复议、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资源力量,对接引进法院、检察院等司法资源,设立巡回法庭开展诉前调解,邀请检察官参与重大矛盾调处,并采用集中常驻、按需轮驻、随邀随驻等方式实现“访调诉一体”。今年以来,综治中心共解答咨询2000余人次,成功化解纠纷374起。
聚焦辖区网格化实际,搭建以司法所、派出所、律所为主体架构的“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聚焦110报警、12345投诉、来信来访、网络巡查和职能部门推送的纠纷苗头,建立排查、受理、评估、化解、跟踪全流程工作闭环。针对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视情邀请区法院、区司法局、区调解中心等全程指导,平安办、信访办等职能部门全程参与,推动形成“三所联动+”联排共处模式,成功化解校园纠纷、工伤认定等多起矛盾纠纷。同时,石化街道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创新搭建“8+3”夜间调解工作室,将服务时间延长至晚八点,有效破解群众“上班不方便请假、下班找不到人调解”的难题,实现群众有求速应、矛盾及时化解。
为了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石化街道还坚持将法治资源下沉网格,动员楼组长3035名、网格员220名,老党员、退休干部、法律人才等“法律明白人”166名、“法治带头人”52名,组建形成社区网格法治队伍,推出“1+3+26+N”协同化解机制,即:综治中心作为核心枢纽负责统筹协调,3个“三所联动”工作室、26个居委会调委会负责跟进落实,N名网格法治队员负责优质服务,梳理分析近三年“110非警务警情”、日常调解案件以及法律咨询记录等资料,形成“一平、二听、三梳、四调、五解、六回访”调解工作六步法。今年,针对物业维修基金使用、小区卫生环境改善、业主表决机制完善等治理难题,全面进行“法律会诊”并逐个击破。
在各类矛盾纠纷面前,石化街道综治中心整合12345市民热线、110警情、民意直通车、“矛盾纠纷排查直通车”小程序等渠道,依托智慧综治平台,实现矛盾纠纷数据及时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及时推送,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要事不出街道”。
此外,石化街道还坚持将“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全方位打捞辖区“沉没的声音”。推出“石话实说”人民建议征集品牌,从与老百姓“交朋友”到“熟人社会”到“亲人社会”,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建议征集。在居民建议下,金卫三组城中村区域建立了电动车“车户分离”安全管理新模式,已经建设1300平方米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针对辖区老年人数占比重、遗产继承纠纷多等突出问题,通过法治观察研究推出《石化街道辖区居委会指定监护人工作指引》,获群众点赞好评。(王文娟、裴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