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赋
何映森
天生巴蜀,地涌岷江。遥想蚕丛辟土,鱼凫开疆。雪岭飞涛接银汉,离堆导浪入洪荒。鳖灵引水,进坝膏壤;李冰凿堰,绕城环墙。张仪龟画建都,一方福盛;文翁穿湔兴教,九域文昌。看玉垒浮云,总化红霖绿雨;观岷峨积雪,长融玉液琼浆。芙蓉锦水,映三千年宏阙;浣花溪堰,滋八百里粮庄。此乃天府血脉,古蜀灵根,名锦江者也。
成都锦江风光(邱雯 摄,图源:四川日报)
忆昔此江抚养蓉城儿女,孕育璀璨文化。石室书声,随江涛响彻天外。川剧变脸,于岸畔惊艳华夏。万里桥边,商旅帆樯接吴楚;合江亭畔,诗酒风流聚凤麟。薛涛笺上桃蕊,犹存唐韵;放翁诗中梅影,尚带宋尘。更有文君当垆,酒香浸透琴台月;劼人执笔,微澜激荡大波星。江流利济舟楫,膏泽繁茂农桑。沃野田畴井堰,平原云簇禾秧。此皆先民智慧,随水传扬;华夏文明,因河绵长。斯水也,濯蜀锦而耀神州,润天府以富黎苍!
成都锦江上连接琴台路与百花潭公园的沧浪桥(李科科 供图,图源:巴蜀文史)
然则近代云昏,江流色变。污浊横流,鱼龙潜迁。岂忍见锦官城愁眉蹙蹙,母亲河泪眼潸潸?幸逢盛世,重整山河。九衢共举,万众同歌。疏浚拓宽通地脉,截污治臭挽天和。白鹭重归,烟汀荻影重描;锦鳞复现,云水天光再绘。大道康庄,托起千年胜迹;虹桥飞跨,联通百代烟波。夜航画舫,摇碎星河璀璨;云阁凭栏,尽收灯火阑珊。更见智慧云端,监测区域清流;生态廊道,涵养城市绿肺。千载清波,载诗书以咏志;万重碧影,融古今而流芳。此诚绿水青山理念之践行,永续发展宏图之写照。喜获蓉城民交口赞,荣膺联合国人居奖。遂重梳文脉,再赋新章。
成都锦江风光(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若夫今之锦江,旧貌新颜。现代都市,形态非凡。两岸高楼林立,一片繁华景观。蜿蜒绿道,串明珠以成彩练。清流锦水,引白鹭而作翩跹。夜泛轻舟,看廊桥虹霓倒卷河汉;晨行沙岸,听绿林鸟语漫和诗篇。三圣乡中,农庄变雅苑;金融商贸,广厦接云天。一水穿城,尽显国际都会之气派;双流抱郭,犹存千年古邑之良传。
成都锦江风光(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长江经济带腾蛟起凤,公园城市示范区驻鹤栖鸾。双流注城,继写雪山碧水之恋;画廊织锦,续谱锦城融合之卷。让每滴活水诉说生态传奇,使每条支流奏响发展琴弦。愿期锦江儿女,永葆赤子情怀:护江水若护眼眸,爱家园如爱肝胆。则万里江河美似画,千秋伟业大如天!
嗟乎!江流不息,文脉永固。昔司马长卿赋上林,扬雄子云颂蜀都。散花楼李白豪咏,浣花溪杜甫沉吟。我辈当以生态为纸,以创新为墨,谱写锦江奇迹。要碧水长伴蒹葭,清风常拂柳浪;让游子望江思归,骚人临流吟唱。此心安处,何必远方?锦江之畔,即是吾乡。
成都散花楼(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暮云熔金处,江涛入海声。畅想未来,豪情激奋。掬一捧波光浪影,瞧两岸城池绿茵。朱楼映照霞飞廓,碧水流泻百花汀。忽忆范文正公记岳阳楼,方知江河横流,最宜照见人心。江水当共享,舟楫须同行。一心为公当行动,服务人民无二心。纵然烟雨迷津渡,仍有风云破晦暝。愚愿锦江盛美酒,众人皆饮齐欢欣。喜看千帆竞发处,砥砺百舸载梦行!
2025年5月12日改定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何映森(1946年生,四川省南部县人。军旅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历任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当代四川散文大观》主编、四川省政协办公厅综合处处长。出版诗集《雪杜鹃》《多彩的思絮》和散文随笔集《小路悠悠》《放飞感怀》《真情绽放》等专著,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励)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