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5月6日,中国领导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介绍今年中欧之间的重要议程:中方欢迎科斯塔、冯德莱恩适时联袂来华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还将举行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高层对话;从6日起,双方将先后举办4场庆祝建交的高规格招待会,以及经贸、文化、青年、体育、学术等领域系列活动。发言人同时表示,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看得出在贸易战、关税战浪潮面前,欧盟高层已经站到了维护多边主义和稳定国际秩序这一边。对欧方来说,愿意提升中欧关系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全球性的中国,明显更满足欧洲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加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如今,中方向欧盟发出“邀请”,呼吁欧方与中方一道捍卫公平正义,反对单边霸凌,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欧方要做的就是站在和平的一边,发展的一边,在与中方相互成就的过程中,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资料图)
显然,特朗普上台后,可以说将欧盟得罪透了。今年的慕安会上,美副总统万斯痛批欧洲。俄乌问题上,美国更是屡次无视欧洲的关切,独自拉着俄乌讨论和平进程,欧洲从过去美国的“队友”,摇身一变成了局外人。最让欧洲难以接受的,还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起初欧盟还打算出让实际利益向美国妥协,但特朗普却不愿松口。上个月美欧已经正式开启了谈判,但即便欧盟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特朗普政府依旧计划维持大部分加征的关税。所以欧盟只能和中方一道坚决对贸易霸凌说“不”。
要有效应对美国的关税战,中欧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合作。第一,建立联合应对机制。例如中欧可以成立联合工作组,就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统一的应对策略。第二,中欧可以加强在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加多元化、韧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第三,引领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例如中欧可以携手推动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的规则制定。通过深化合作,中欧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关税战的挑战,还能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中发挥引领作用。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在中国和欧盟通话后不到24小时,据环球时报报道,西班牙埃尔卡诺皇家研究所网站文章表示,美国正在导致跨大西洋关系历史性重组,迫使欧盟及其成员国重新评估外交政策。为了应对与华盛顿不断加深的裂痕,欧洲正在采取战略,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全球行为体的联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重申这种方法,她将欧盟与中国建交50周年称为“一次与中国接触和深化双边关系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扩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中国和欧盟都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受害者,这一点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在过去几年里表现得非常明显,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以及拜登的任期,都对欧洲进行了系统性收割,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关系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出来。中欧不仅是彼此的重要经济伙伴,更是维护全球多边秩序的关键力量。面对美国大打经济战、搞科技封锁、施压欧洲站队,欧盟应该与中国相向而行,携手维护多边主义以及基于国际法的多边秩序。
中欧往来越来越频繁(资料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欧盟领导层对中欧关系的态度显得很功利,过去又是炒作所谓的“去风险化”,鼓吹美欧要在供应链上携手合作,降低“对华依赖”,又是在俄乌问题上,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压。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换届,内外政策方针出现大幅调整,连带着美欧跨大西洋关系也跟着不确定起来,欧盟断然不会是现在这番态度。欧盟那边要想中欧互动重回正轨,就要改变过去的功利心态,重新以战略视角审视自己的对华政策,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引以为戒,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