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应中方领导人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男,1945年10月27日出生于巴西伯南布哥州。早年领导工人运动,参与创建巴西劳工党,曾担任巴西联邦众议员。2002年10月当选巴西第三十五任总统,2006年10月连任总统。2022年10月第三次当选巴西总统,2023年1月1日就职。
此前,外交部长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巴西外长维埃拉。王毅说,中巴关系强劲有力,两国元首建立了牢固互信。去年11月,中方领导人同卢拉总统共同宣布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巴关系新的篇章。双方还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达成共识,擘画了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新的蓝图。
面对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形势,与博索纳罗政府明显不同,卢拉政府强调巴西要自立自强,不愿再被任何大国左右,坚定地站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一边,在不同势力之间扮演自主的调停者和协调者角色。巴西矿产和能源部长西尔韦拉表示,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对巴西而言是一个“机遇”。巴西有潜力成为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的长期可靠的农畜牧产品供应国,并认为当前贸易格局的变化为中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巴西规划部长特贝特透露,巴西将与中国讨论修建一条铁路,将巴西与秘鲁钱凯港连接起来。
特贝特表示她对此项目“非常乐观”,并希望巴西总统卢拉未来几天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将“带来好消息”。
巴西计划与预算部长西蒙妮·特贝特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表示,在美国近400家屠宰场被取消对华出口资格后,巴西有意向中国“毛遂自荐”,成为满足中国牛肉需求的替代供应国。
巴西媒体称,在美国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中国以其最大展会人头攒动的景象令人惊讶在外国买家数量创纪录的情况下,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成绩超出预期,展示了面临关税压力下中国贸易市场的强大实力。尽管大多数美国买家缺席,中国最大的商业展会仍然在为期三周的春季展期间,在外国采购商创纪录的推动下,实现了令人惊讶的交易额增长。不仅提振了出口行业的信心,同时加强了公众对中国有能力应对美国总是挑起贸易摩擦的信心。
“如今,巴西与中国有着非常牢固的关系。与美国不同,我们对中国有贸易顺差。中国拥有美国所没有的可用资源。从务实角度出发,中国为巴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带来更少风险。”对于金砖国家的前景,阿莫林表示,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金砖国家的任何举措都会引发全世界的关注,“这一机制为发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关系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