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合阳县伏蒙社区互助幸福院内锣鼓声声、笑语盈盈,一场以“幸福食堂·爱的味道—助餐服务周年庆暨母亲节特别家宴”为主题的双重庆典在此隆重举行。镇村两级干部及在家村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互助幸福院运行一周年成果,并以务实举措彰显农村养老服务的温度与深度。



炊烟袅袅启欢宴 鼓点声声唤春晖

清晨7点,幸福院的灶台便升腾起袅袅炊烟。热心儿女们早早便来到幸福院围在一起揉面、拌馅、包饺子,动作娴熟如流水线,欢声笑语与案板上的擀面声交织成曲;一旁的油锅里,金灿灿的油糕翻滚起伏,甜香裹着烟火气漫出院墙,唤醒了整个村庄。广场中央,红绸大鼓早已列阵,老人们手持鼓槌、精神矍铄,只待吉时一到,便要“擂响幸福最强音”。



锣鼓秧歌动山河 戏曲声声润心田

上午10时,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铜锣声,由社区妇女组成的秧歌队踩着鼓点跃入广场。领队王婶儿身着彩衣,带领平均年龄65岁的队伍舞出“幸福花开”等新编舞蹈,围观村民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银发青春”的跃动风采。紧接着,村自乐班子的秦腔经典选段铿锵开唱,唱出了农村老年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生命力,更演绎着社区长者从“被动受助”到“主动发光”的角色蜕变。

围桌共品幸福味 孝亲温情满院香

晌午时分,广场上的长条桌渐次摆满。金黄的油糕垒成塔尖,每一口酥脆都浸润着乡村振兴的甘甜;白胖的饺子盛满陶盆,月牙般的褶皱里包裹着“老有所养”的民生温度。村民们围桌而坐,箸起勺落间,油糕的焦香与酸汤的酣畅在舌尖交融,恰如幸福院一年来“助餐服务”与“孝亲文化”的双向奔赴。一餐一饭里,看得见民生承诺的兑现,品得出孝亲文化的传承,本次活动以最朴素的“中国味”,写就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时代新篇。



助餐服务暖民心 长效机制再升级

此番热闹场景,正是伏蒙社区互助幸福院助餐服务成效的生动注脚。运行一年来,幸福院始终秉持“互助养老、情暖夕阳”宗旨,聚焦农村留守、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创新构建“政府主导+村级落实+社会参与”的助餐服务体系。一年来,累计为村内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2.7万余人次,有效解决36位独居老人“冷灶台”问题。

下一步,合阳县百良镇将发挥伏蒙社区示范带头作用,持续深化互助幸福院建设,让幸福炊烟化作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风景。 同时,通过整合村级资源,建立“中央厨房+定点送餐”模式,针对高龄、失能老人推出“爱心送餐上门”服务,辐射周边自然村,让更多农村老人吃上“热乎饭、放心饭”。同步探索“健康膳食管理机制”,结合老年人身体特征推出营养餐,切实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与健康”。 (王银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