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钓友在钓鱼时懂得去保护生态、适度索取。可是在2024年10月,有位梧州钓友在西江沿岸发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有成堆的死鱼被随意丢弃在岸边,疑似有人捞上来之后又给扔在了岸边。
据梧州钓友说,当天他前往西江钓鱼时,还没走到江边就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腥臭味。当他走近岸边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目瞪口呆,有大量死鱼堆积在石滩上,有些甚至已经腐烂发臭了,显然已经死去多时了。从现场拍摄的画面来看,这些死鱼种类很多,并且还都是比较值钱的鱼,有叉尾鮰、黄辣丁、鲢鳙等。面对这一反常现象,梧州钓友说这明显是人为造成的,要么是毒鱼,要么是电鱼!
他认为野生鱼不会如此集中地堆积在一起,更不会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又集体死亡。因此,他感觉是毒鱼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电鱼通常会导致鱼体表面出现明显的电击伤,而毒鱼则可能使鱼类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并且外表上看不出来有伤。估计毒鱼的人可能担心这些鱼体内残留有毒物质,不敢吃也不敢卖,所以才会将它们全部扔在了岸边。
目睹此景之后,梧州钓友顿时失去了钓鱼的兴致,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做出这种事?随后他拿出手机,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拍了下来并发到了网上,很快就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吐槽这种恶劣的行为,有的网友说这不仅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如此浪费资源,简直毫无底线!还有网友说必须严查此事,要找到毒鱼的人,让他承担法律责任!从网友们的吐槽中不难看出,如今公众对保护江河生态的重视程度已远超以往,对于滥捕滥杀、恶意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容忍度正变得越来越低。
不过,这些鱼群真的是被人毒死的吗?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的话,此事或许另有隐情。这些鱼可能并非被人毒死后抛弃在岸边,而是死后被人从江中打捞上来的。更准确地说,它们很有可能是被放生的鱼群,由于无法适应野生环境而大量死亡。
之所以会这样猜测,是因为这些死鱼主要是叉尾鮰,它是外来物种,也是广西地区常见的人工养殖品种。西江虽然鱼类资源丰富,但野生叉尾鮰数量并不多,基本不会密集的出现在某一个地方。因此,如此大规模的鱼群死亡很可能是人为放生造成的。
放生鱼在运输和放生的过程中往往很容易受伤死亡,在运输时,鱼群一般都挤在狭小的车厢内,它们互相挤压时,容易造成体表擦伤甚至感染病菌。再加上放生到新环境时会出现水温、水质等变化,这些放生鱼很容易因为应激反应或无法适应而死亡。很多放生者缺乏专业知识,盲目将养殖鱼放生到自然水域中,最终导致放生鱼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它们死亡腐烂之后会造成生态污染,反而会影响到其它鱼类的生存。
总之,这几年随着生态保护法规的完善和公众保护生态意识的提升,像电鱼、毒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已经大幅减少了。特别是在各地渔政部门的严厉打击下,明目张胆的破坏鱼类资源的现象已经是少之又少。但与此同时,不科学的放生活动却成为了新的生态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放生活动的管理,让公众真正理解科学放生的重要性,避免让盲目放生又制造出新的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