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自知。


ESO

银河系中理论上应该满是文明,但为何我们收不到来自他们的任何信息?这就是所谓费米悖论。为了寻求答案,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狄拉克方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多个变量计算星系中文明数量的简便方法。而最近美国纽约大学的Matthew Civiletti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来评估人类接收到外星文明信息的概率。结果显示,如果银河系中确实存在外星文明,那么要么是我们搜寻外星人的工作不够高效,要么是我们可能早就已经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而不自知。

Matthew Civiletti在论文中称,如果银河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外星文明,而且这些文明向外广播了他们的存在,那么我们接收到他们信号的概率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

假如计算结果显示接收到信息的概率很低,那我们没有接收到外星文明信息情有可原;假如计算结果显示接收到信息的概率很高,那结果就耐人寻味了。而最终的结果似乎暗示,实际情况更接近于后面一种情形。

Matthew Civiletti从几何学角度切入,计算了单个信号被探测到的概率,并由此推导出至少探测到一个信号的累积概率。研究给出了二维空间的精确解和单次观测的实用近似解,证明在简单情况下,地球的位置对探测到信号的概率没有影响。这使得该方法能够便捷地应用于复杂场景。

Matthew Civiletti的模型表明,电磁信号的缺失可以为外星文明的数量设定上限。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在根据狄拉克方程估算出银河系内存在一个外星文明的情况下,人类探测到至少一个信号的几率为99%。

这意味着至少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是可以接收到外星文明信号的。如果假定银河系中确实存在一个以上的外星文明,那么零发现意味着,要么是我们已经接收到了信号,但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自知;要么是因为我们的搜寻不够有效。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懂得了零发现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它促使我们去排除文明数量和文明存续时间的部分组合,以便更加精准地定位文明在银河系中分布的数据节点。

自从意识到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人类便开始痴迷于寻找外星文明。这种寻找的意义不仅在于外星人本身,它其实是人类试图认清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探索智慧起源的一种独特方式。

参考
Quantifying the Fermi paradox via passive SETI: a general framework
https://arxiv.org/abs/2505.0006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