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公开抹除汉族身份,要把岛内九成六的汉族同胞,直接从官方文件里给“除名”了,变成了啥“其余族类”!

这一下子,岛内民众也要怒了,二千二百多万的汉族同胞,咋就成了没名没姓的“其他人口”了呢?

以前官方介绍台湾人口,开头堂堂正正写着“汉人为最大族群”,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四。现在可好,这最大的族群,连个名分都没了,再过不久,是不是就要变多余人口了?



文案:林凌 编辑:林凌

这事儿得从台当局行政机构官网最近的一个改动说起,以前网站上明明白白写着,台湾地区的居民构成,汉族是主体,占了九成六还多。

可现在呢,汉族俩字儿不见了,改成了说“台湾地区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百分之二点六为少数民族,另外来人口占百分之一点二,其余人口占百分之九十六点二”。

这最大的群体,就这么轻飘飘地成了“其余人口”,连个族群名字都不给,这不明摆着有事儿嘛!



岛内民众看到这个,那也是炸了锅了,很多人都觉得这太离谱了,简直是荒谬,有人就反问,这么改,那干脆把这“其余人口”都改成“火星来的”得了呗?

这话糙理不糙,确实是这个理儿,你说,这占了绝大多数的人,怎么就连个名分都不配有了呢?这不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嘛,以为不说,这事儿就不存在了?

面对这些质疑,台行政机构那边还出来解释,说是这么改是为了“促进族群平权”,让大家别过度解读。



可这话,谁信啊?要是真为了平权,那也应该是把各个族群都明明白白列出来,尊重每个族群的身份才对。现在倒好,把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六的汉族给模糊掉,这叫哪门子平权?

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这种做法,正如毛主席在分析战争形势时常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他们或许在战术上想通过这种小动作来改变认知,但从战略大局来看,这种做法是站不住脚的。

赖清德当局这么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想干啥,国民党民意代表陈菁徽就直接指出来了,这又是在搞“去汉化”,这种“大改名”的背后,就是一种“认知作战”,想从根子上切断台湾跟中华文化的联系。



这做法不仅荒谬,而且非常危险,要知道,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那是一个地方民众情感的根基,哪能说改就改,说抹就抹呢?

更有意思的是,就连赖清德自己,按这个新说法,也成了“其余族类”的一员了,他虽然出生在台湾省新北市,但他的祖籍可是福建省平和县。

这一点,国民党前民意代表蔡正元早就指出来了,赖清德的祖先是在19世纪中期从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历史的脉络清清楚楚,这是想否认就能否认得了的吗?



赖清德多次在公开场合不认自己的祖籍,还说什么台湾和大陆的政治文化差异大,没法统一。这种数典忘祖的言行,现在再配上这个“去汉化”的政策,其用心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

这种做法,其实是在玩火,就像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分析的那样,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割裂台湾同胞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否定台湾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这实际上是在动摇台湾社会的根基。



国台办方面也明确指出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历史共通,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这种根本性的认同,岂是几个文字游戏就能抹杀的?

而且就在今年,大陆召开的对台工作会议上,还特别强调了要让台湾同胞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成果,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

赖清德当局现在这么一搞,把占了台湾人口绝大多数的,超过两千多万的汉族同胞,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往外推。



实际上就是要把台湾同胞强行绑上“台独”的战车,不让他们分享大陆发展的红利,这种为了个人和少数人的政治私利,不惜损害台湾民众福祉,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做法,其本质就是毁台害台。



信息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