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育评价既“有章可循”又“有意思”?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推出“慧信之星”评价体系。基于学校慧信课程体系构建八礼、智慧、艺美、健康、科技五维评价体系,每一颗“星”都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评价的积分制赋予了班级自主权,更有“慧小信”吉祥物点亮评价趣味性,让成长可见、可感、可期待。这套源于学生、服务学生的评价体系,以文化浸润为底色,以自主赋能为动力,让评价真正成为唤醒内驱力的成长密码。


“五颗星”渗透校园文化

在特聘专家的指导下,怀柔三小基于慧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了慧信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了关于“八礼星”“智慧星”“艺美星”“健康星”“科技星”的《慧信之星评选方案》。



其中,“八礼星”是学校的传统评价活动,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学校汇集提炼成“八礼”,编撰成一首儿歌,分别关于问候礼、行走礼、持书礼、发言礼、倾听礼、观众礼、升旗礼、就餐礼。歌谣通俗易懂,将校园礼仪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智慧星”关注学生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与发展,在实践课程、“花式小讲师”等方面进行评价;“艺美星”关注学生艺术感知理解、欣赏表达、实践创作等方面的表现与发展;“健康星”关注学生体质健康、运动能力、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表现与发展;“科技星”关注学生科技精神、科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与发展。

自主积分尊重班级文化


为尊重班级文化,“慧信之星”评价活动积分标准由各班主任老师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自主设定。例如,五年级师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依托学校独具特色的慧信之星评价体系,充分挖掘班级自身潜力,自主创设了一套贴合班级实际、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班级评价体系。



“学习之星”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质量、课外拓展三方面进行评价。“健康之星”主要包含线上完成跳绳打卡、高质量参与课间操和跑操、课间休息积极运动、午餐光盘且不挑食等方面的评价。“文明之星”是班级文明礼仪的标杆典范,主要通过观察班内言语文明礼貌,从尊重他人、遵守校园秩序、轻声慢步靠右行、注重仪容仪表等方面,学生共同制定细则,投票选出每周的文明之星。

此外,结合“慧信之星”评价,各班还会定期举办总结表彰活动。每年新年的“三个一”活动是学校传统慧信节日文化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回顾,又是对新一年的期许和希望。表扬同学优点,肯定同学进步,向同学推荐榜样故事、心灵鸡汤……当天,结合慧信评价,以班为单位,学生们互赠亲手制作的贺卡,带着成就感、带着自信走向新年。

师生共创吉祥物
激发学生成长内动力


为更好传承学校的文化理念,学校向全体师生征集校园吉祥物,让“慧小信”成了陪伴、激励孩子们成长的引路人和好伙伴。从吉祥物的形象设计、功能定位,到评价体系中奖励内容的制定,都源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需求。近300名师生上交创作稿,通过多轮研磨、投票,确定出“慧小信”吉祥物形象:“慧小信”面带微笑,头型取自三小的校徽,耳朵取于槐树叶,蕴含着“三槐”文化,胸前的“慧信”二字,代表着学校深耕的慧信教育和育人目标。



“慧小信”基本定型后,学校继续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整理具体奖励项目。学校围绕“慧小信”开发了闪光卡、笔筒、学具袋、包挂等多种文创产品,作为积分兑换的奖品。同时,学校设置“在班集体过生日”“当一天班主任”等帮学生实现愿望的活动,让评价更有意思,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动力。

通过吉祥物共创和命名等全过程参与,学校打破传统德育单向灌输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决策中建立“校园主人翁”意识。探索分层奖励体系,学校打通“行为—积分—成长”链路,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个性化奖励选项体现因材施教理念,让学校德育从“被动约束”转向“主动建构”。这些做法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聚焦学生全面发展,握牢综合素质评价这个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抓手,赋能人人出彩。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刘鑫丽(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副校长)

陈欣悦(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学校供图

编辑:韩冲

校对:姜思瑶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