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东南亚国家,却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改属于东亚;人口过亿却地盘不大;经济增长迅速却产业结构单一。那么越南到底是大国还是小国?它那套"照抄中国"的发展模式能否帮它实现发达国家的梦想?



越南的"大小"之争

要评判一个国家的"大小",我们通常从人口、面积、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几个维度来看。

从人口角度看,越南确实不"小"。截至2023年数据,越南人口已突破1亿,位居全球第15位,超过了德国、英国等西方大国,甚至比整个朝鲜半岛的人口还多。这个数字放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对是"大块头"。



国土面积呢?越南有约33万平方公里土地,虽然只有中国的1/30左右,但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排在中上游,比许多欧洲国家如德国、意大利都要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的地形特点——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两大粮仓,加上中部狭长的沿海地带,形成了独特的"S"形国土。



经济体量方面,越南2023年GDP约为4000亿美元左右,全球排名第35位左右。这一数字虽然远低于中国的18万亿美元,但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尼和泰国,位居第三。特别是近年来越南经济增速明显,2022年增长8.02%,2023年尽管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也保持了5%以上的增长,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相当抢眼。



历史上,越南更是个不可小觑的角色。作为东亚文化圈国家,越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对外关系上,越南曾击退过蒙古大军的三次入侵,也曾抵抗过法国殖民者和美国军队,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将势力扩张至印度支那半岛大部分地区。如此战绩,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那么,越南算大国还是小国?从全球视角看,它是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等国家;从亚洲格局看,它是东南亚的重要力量;从发展潜力看,它又像是正在迅速成长的"小巨人"。可以说,越南正处于从区域小国向区域次要大国转变的过程中,有着不小的雄心和潜力。

"照抄中国"的发展模式

越南的发展轨迹与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以至于很多经济学家将越南称为"迷你版中国"。这种"抄作业"行为贯穿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

在经济改革上,越南的步伐几乎是中国的翻版,只是时间晚了约10年。1986年,越南提出"革新开放"政策,对应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越南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正如中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做的那样;21世纪初越南加入WTO,随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签订多项自贸协定,就像中国在2001年入世后的路径。



在产业发展上,越南更是直接复制了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模式。从纺织服装、鞋类到电子产品,越南试图重走中国的产业发展路线。有趣的是,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越南成为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据统计,2010年到2020年间,约有1500家中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越南,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产业接力"。



在城市建设上,越南的主要城市如胡志明市、河内甚至开始模仿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楼大厦、地铁系统和高速公路网络。胡志明市的Thu Thiem新区开发项目,几乎就是上海浦东开发的翻版。



但越南的"照抄"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借鉴中选择性吸收。例如,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比中国更为开放,允许外国投资者持有本地企业100%股权的领域更广;在政府干预经济方面,越南相对更轻微;在产业规划上,越南更倾向于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而非像中国那样大力投入重工业。

越南发展的成绩与隐忧

"照抄作业"让越南在过去2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000年到2023年,越南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人均GDP从约400美元增长到约4000美元,近10倍的增长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对外贸易方面,越南更是表现亮眼。2022年越南外贸总额超过73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20位。特别是电子产品出口,2023年越南智能手机出口额达到约57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出口国,仅次于中国。



但在这些亮眼数据背后,越南发展存在三大隐忧:

产业结构失衡。越南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使其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和外国企业。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外资企业贡献了越南约70%的出口额,却只创造了约20%的GDP和10%的就业。这意味着大部分经济利益其实流向了外国企业,越南只赚取有限的加工费和工资。



拿越南的智能手机产业来说,虽然出口额庞大,但90%以上的生产由三星、LG等外国企业完成,越南本土企业几乎不参与核心零部件生产和研发设计。整个产业链中,越南只占据最低端的组装环节,获取的价值极为有限。



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越南排名第44位,远低于中国的第12位。越南的研发投入仅占GDP的0.53%,不到全球平均水平2.63%的五分之一,更远低于中国的2.55%。



这一数据反映在专利申请上:2022年越南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只有约650件,而同期中国为7万多件,差距高达100多倍。创新不足导致越南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劣势,很难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升级。

人才储备不足。尽管越南拥有接近60%的年轻人口(35岁以下),但高等教育普及率仅约30%,远低于中国的57.8%。在世界顶尖大学排名中,越南没有一所大学进入前500名。



越南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也很严重。据越南劳动部统计,2023年越南技术工人占总劳动力比例仅为27%,而中国这一比例已超过50%。人才短板成为越南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

越南能否超越中国率先实现发达国家梦?

越南政府确实雄心勃勃,设定了到2030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而中国的类似目标是2035年。从时间线上看,越南似乎要比中国提前5年。这是否意味着越南将超越中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呢?

首先,起点不同。越南人均GDP约4000美元,只相当于中国的30%左右。即使越南保持8%的高速增长,中国只有5%的增长,越南也需要约20年才能追上当前的中国水平。



其次,产业结构差异巨大。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越南的工业体系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组装等少数领域。



第三,科技创新能力相去甚远。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大国,2022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拥有华为、阿里巴巴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而越南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没有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本土创新企业。

最后,自主发展能力有天壤之别。中国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和自主可控的供应链,而越南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和外国投资。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这种依赖性会成为越南发展的最大风险。

模仿者的困境与出路

从客观数据看,越南目前仍属于发展中的中等国家,虽有区域影响力但还不具备真正大国的特质。至于能否实现发达国家的梦想,可能有这一天,但道阻且长。"照抄中国"的发展模式确实帮助越南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成长,但也将越南带入了"模仿者困境"——只要一直跟在他人后面学习,就永远无法超越榜样。真正的超越需要创新、需要突破、需要自己的独特路径。

模仿容易创新难,跟随简单超越难。越南能否从"照抄作业"的学生蜕变为能写出自己答案的创新者,将决定它未来能走多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