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星河散落大海吗?当夜幕降临在海水环抱的岛屿上,泛着蓝光的海浪拍打礁石,上演一场名为“蓝眼泪”的自然奇迹。

近日,省文旅部门发布“追泪”攻略,指出接下来的5—10月份为蓝眼泪爆发期,并推荐北麂岛、南麂岛等观赏点,在掀起“追泪热”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现实的烦恼。

火:荧光海浪成“流量密码” 掀起海岛“追泪热”

“北麂岛的蓝眼泪是不是已经爆发啦?”“南麂岛啥时候能邂逅那片梦幻荧光海呀?”5月12日,记者搜索小红书发现,数十条“追泪帖”如潮水般涌现,网友“芳华”在评论区急切追问,能否建个“追泪群”,一旦有人看到蓝眼泪,可以及时“共享定位”,一起奔赴浪漫之约。


海岛的酒店、民宿老板们早就嗅到了商机。北麂岛的“栖居民宿”在网络订房平台上,将“躺看荧光海”作为其主要卖点,在预订页面特别强调了民宿正对沙滩,是观赏“蓝眼泪”的理想地点,此举吸引了更多咨询,客流量较以往增加了三成。

“今天接到三个电话,上来第一句话都是问‘能看到蓝眼泪吗?’,现在看来,海景房已经不香了,‘蓝眼泪房’更有市场!”该店老板周女士打趣地说道。

周女士说,海岛旅游,一般7-9月份才是旺季,但得益于“蓝眼泪”的吸引,平日里也会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为了迎接接下来的“蓝眼泪”,今年民宿特意为游客准备了拖鞋、水桶等物品。


在岛上开观光车的马女士对去年的“追泪狂欢”记忆犹新,5月26日晚上10点多,海滩上挤满了拍照的人群,甚至有人带着桶试图捞取这神秘的蓝光。“我最后一趟拉客人回民宿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她表示,由于“蓝眼泪”现象出现在夜间,每当来潮,她就要被迫“加班”,一趟趟将岛上的旅客往沙滩上运,常常要忙到深夜。

对于“追泪热”,南麂岛轮渡的负责人宋言武更有发言权,他从事航运工作已有七八年时间,自2022年起明显感觉到,“追泪”人数大幅增加。平时除了节假日和周末外,每天只安排一趟渡轮,平均载客量约为200人左右;但如果遇到“蓝眼泪”爆发期,乘客数量会显著上升至300到400人,为此他们不得不临时增开一班轮渡以满足需求。

愁:一场与天气的“豪赌”,追泪并不轻松

然而,追泪的浪漫背后,藏有许多遗憾。

南麂岛的某酒店老板陈先生告诉记者,面对前来问询“蓝眼泪”的游客,他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生意来了,忧的是,“蓝眼泪”的浪漫带着天然的“任性”——需要水温20℃以上、晴好无雨、涨潮且海流平缓的“完美套餐”,稍有不慎,“泪洒当场”的可能就是观光者了。

而今年的“蓝眼泪”似乎来得格外晚,陈先生说,往年四月份就能有了,今年的第一波“蓝眼泪”还未出现,这让五一期间来“追泪”的游客都扫兴而归。为留住生意,他干脆当起了“线人”,将有需求的游客加为好友,一旦出现“蓝眼泪”再挨个通知。


“来了三次,次次扑空。”摄影爱好者小李在看到网上分享的“蓝眼泪”照片十分心动,但几次失败的“追泪”经历差点将他“劝退”。“民宿花了一千多元,只拍到漆黑的海。”他无奈地说。

北麂岛轮渡负责人林瑞法也表示,码头一带是公认的“蓝眼泪”最佳观测点之一,但即便是天天与这片海域打交道的他,亲眼见到这一奇景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去年也就看到四五次吧。能不能遇上全靠运气。如果幸运的话,‘蓝眼泪’可能会持续三到七天,那样看到的人才会多一些。”

说到轮渡,酒店老板陈先生觉得班次较少,也是“追泪”的阻碍之一。“岛上平日就一趟轮渡,有时候我们看看天气觉得晚上可能要来‘蓝眼泪’了,但消息一发出去,往往已经过了轮渡的时间,即使晚上真的来了,第二天来的游客很可能就赶不上了。”

盼:设“追泪指数” 给浪漫装上“导航仪”

面对这场“看天吃饭”的挑战,温州能否找到更科学的打开方式?

对此,负责平阳南麂岛运营的兴阳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蓝眼泪受天气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测,这也是其难以较好转化成文旅资源的重要原因,目前集团也在积极探索,希望将“追泪经济”真正发展起来。


在这方面,福建平潭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记者调查发现,当地联合气象、海洋部门推出“追泪指数”预测系统,并通过公众号实时更新。在社交平台上,已有不少“蓝眼泪实况”“蓝眼泪追泪队长”等账号,不定期分享蓝眼泪预测和观赏点位;此外,还有商家开发出“蓝眼泪”主题荧光瓶等文创产品,让“没追到泪”的游客也能带份浪漫回家。

来源 温州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