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在世界候鸟日来临之际,“爱鸟国际自然影像盛典暨第二届观鸟旅游经济发展论坛” 在江西吴城隆重举行。


值此全球聚焦候鸟保护的特殊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行业专家、生态摄影师、旅游从业者等各界代表齐聚 “鄱湖明珠,候鸟天堂”,围绕 “以鸟为媒,连接世界”的主题,以论坛为平台,共探观鸟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为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凝聚智慧、建言献策。


论坛开场,中共永修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淦家寨先生首先致辞,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吴城作为 “候鸟王国” 的生态魅力。淦部长提到,每年冬季,超过 60 万只候鸟飞抵鄱阳湖吴城水域越冬,形成蔚为壮观的生态景观。当地通过建设观鸟设施、推出特色观鸟导览服务,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打造国际观鸟胜地,带动居民实现就业增收,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成果。


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铃木裕明先生随后发言,介绍了尼康作为观鸟大年独家影像合作伙伴的初衷,强调尼康将持续以先进的光学技术助力生态保护理念传播,通过影像记录让更多人感受自然之美。


作为主办方代表,北京爱鸟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峰先生基于企业发展经验和行业数据,深度剖析了观鸟旅游产业的市场潜力。他通过展示爱鸟国际平台的用户行为分析报告,进一步阐明观鸟经济不仅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的重要引擎。同时,爱鸟国际旗下观鸟小程序“观鸟手记”正式推出“百城千点”观鸟打卡计划,在未来两年将在全国100个城市或地区,开展观鸟摄影活动,收集并整理1000条各地区的精品观鸟线路,以供广大鸟类爱好者查询并轻松导航至目的地。联动地方政府、景区和企业,打造全民参与的观鸟旅游品牌。


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江西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宫正先生结合江西本土案例,为大家介绍了鄱阳湖生态条件天翻地覆的变化历程,阐述了摄影艺术在观鸟旅游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副主任王汉平先生则分享了通过国际媒体矩阵讲好中国生态故事的实践经验,为观鸟旅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在地方观鸟旅游介绍及推介环节,各地代表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张志明先生展示了大城市发展观鸟旅游的创新模式,详细介绍了北京在完善法规、生态保护、观鸟宣传、观鸟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举措,证明了大都市与自然共生、发展观鸟经济的可能性。


福建明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白晴文女士介绍了 “观鸟+乡村振兴” 的特色路径,明溪县依托 345 种鸟类资源,打造五大观鸟区域、八条精品观鸟线路,带动全县村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江西婺源县文旅局局长段萍女士分享了生态与文化融合的旅游开发经验和成果,她重点介绍了婺源依托优质生态资源,结合油菜花季、晒秋民俗等文旅产品融合,使年观鸟旅游游客超过70万,展现了 “中国最美乡村” 的独特魅力。


中共云南德宏州委宣传部郑彬女士讲述了德宏凭借丰富生物多样性发展观鸟旅游、带领村民创收的实践成果,德宏州通过文旅融合、差异化观鸟点等创新模式,吸引国内外观鸟游客,形成特色生态旅游产业链。


东台沿海经济区招商局副局长周丹女士则介绍了条子泥湿地作为世界候鸟迁徙通道的保护与开发经验,湿地通过实施 “生态修复+科普教育”双轮驱动,游客中已有20%是观鸟人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这些分享充分展示了观鸟旅游在不同地域的多元发展模式和显著成效。


专家论坛环节,在第二届自然影像盛典大会秘书长,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孙晓宏先生的主持下,六位行业权威专家展开深入研讨。


原国家林业部保护司司长、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摄影理论奠基人陈建伟先生从政策制定角度,提出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与产业开发的动态平衡机制。他强调,应制定分级分类的观鸟旅游开发标准,对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实施差异化管理,通过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政策工具,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第二届亚洲鸟类学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生态学研究组组长孙悦华先生结合鸟类生态学研究,分享了通过科学手段划定观鸟旅游边界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案例,譬如通过红外监测、无人机巡护等技术手段,可精准测算游客承载量,保障鸟类生存不受干扰。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云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韩联宪先生凭借丰富的地方实践经验,提出生态保护无法只靠鸟类学家和政府工作人员来完成,一定要发动人民群众,依托我国优异的基建条件,积极宣传和推动观鸟产业,从而推动生态保护。


北京爱鸟国际董事长柳峰先生则从平台运营角度,介绍了社群运营和通过举办活动赛事推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且强调传播在推动观鸟经济中重要作用,期望依托爱鸟App以及新推出的“观鸟手记”小程序,发挥平台作用,与合作伙伴携手,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将最先进的理念,最好的产品,以及各地的生态旅游特色资源传播介绍给广大爱好者,打造成与各地连接更紧密的观鸟旅游平台,推动行业不断的发展。


自然地理摄影师、影像艺术家、第五届中国金像奖和国家林业局《森林文化奖》获得者、观鸟大年评委会主席边缘先生分享了如何通过影像传播提升地方观鸟旅游知名度。他以自己36年拍摄的诸多鸟类摄影专题为例,强调故事化、情感化的影像表达能有效吸引公众关注。边缘先生表示,影像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并且呼吁政府的宣传和推动不要限于国内,也要吸引海外游客来到中国观鸟,把中国的生态故事传播给全世界。


江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五届中国金像奖获得者、观鸟大年评委会委员肖戈先生结合自身在全球各地的拍摄经历,探讨了生态摄影在观鸟旅游推广中的作用。他呼吁建立 “摄影师+保护区”合作机制,通过影像作品展现鸟类栖息地的旅游价值和脆弱性,吸引公众旅游的同时,也要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


论坛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与会代表就观鸟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张志明先生提出如何平衡鸟类保护与观鸟旅游开发利用的问题。多位专家建议遵循适度原则,利用一定不能影响到鸟类的正常行为。从政策支持到技术应用,从资源保护到市场推广,各方观点碰撞,为观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新思路和新方向。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搭建了一个高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平台,不仅促进了观鸟旅游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更为观鸟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正如论坛所倡导的,观鸟旅游不仅是一门经济,更是一种文化,需要以敬畏之心守护自然,以创新之力激活价值,以开放之姿连接世界。未来,随着各方共同努力,观鸟旅游产业必将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爱鸟国际

微信号 : 爱鸟国际

爱鸟国际网址:

http://www.birdfans.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