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很少真情实感地同情哪个明星。毕竟明星属于暴利职业,单就收入来说,能秒掉大多数普通人。
而人生99%的问题,都能用钱解决。只有剩下的1%,才需要靠命、靠爱、靠修行。
黄圣依跟杨子在一起,虽然杨子随地大小爹,但大家都知道,结婚的好处是还能离婚。所以我几乎不同情任何一个在婚姻里挣扎的人(遭遇家暴等问题,无力离开的除外),尤其收入好的女明星。如果离不开,说明那就是她要面对的修行。
《再见爱人4》,我看得波澜不惊。杨子固然可恶,但黄圣依稳定的情绪和淡淡的死感,其实很能对付人。从内心力量来说,杨子比黄圣依弱,才会无能暴躁。
但看了《是妈妈是女儿2》,我不淡定了,因为我发现黄圣依的母女关系,比夫妻关系更让人窒息。
首先,黄圣依的妈妈邓传理,跟杨子一样,属于偏执控制型人格。黄圣依在读大学之前,所有的事情都必须由父母,或者更严格来说,由妈妈安排。
母亲安排她读重点中学,学习舞蹈、钢琴等兴趣班,期待她能按照家里的安排,就读工商或者金融方面的管理专业,让艺术兴趣为主业加持。身为记者的邓传理,也弹得一手好钢琴,还擅长绘画、书法,她把自己的追求折射到了女儿身上。
黄圣依与家庭的第一次决裂是在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母亲希望她成为经济学家,她却报了北电;母亲退而求其次,希望她报播音主持专业,“总觉得主持人的学识、品位高一些”,而黄圣依却选择了表演专业。
为此家庭爆发了多次争执。这件事也成了邓传理心里过不去的槛儿。
在母女综艺中,邓传理直言觉得黄圣依过得很辛苦,她作为母亲,只希望她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
什么叫普普通通的工作?看了黄圣依母女、应该主要是邓传理执笔的《岁月可当歌》,我理解邓传理其实希望黄圣依成为某一类目的二代。如她自己,其实是“传媒二代”。
生活轻松无忧的二代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没有大是大非,对于个体的幸福来说,无论财富积累还是社会地位,都够用。
其次,黄圣依的妈妈生理性地不喜欢女儿。
看《是妈妈是女儿2》,黄圣依这一Part让人很不舒服。因为你能清楚地看到妈妈眼里对女儿的嫌弃。对于亲母女来说,不喜欢是演不出来的,当然喜欢也是演不出来的。
这种不喜欢,在黄圣依忤逆家族意愿,偷偷填报了北电表演专业的志愿后,应该是愈演愈烈。都说妈妈一定爱自己的孩子,其实不一定,或者说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爱,是建立在控制的基础上——你受我的控制我就爱你,你不受我的控制我就嫌弃你。
黄圣依在我们眼里跟天仙似的,但她显然不是妈妈邓传理理想中的女儿。邓传理的梦中情女,是奥运冠军陈梦。
在综艺里,她的眼睛完全离不开陈梦,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生理性喜欢。
作为资深编辑、记者,提问是邓传理的舒适区。她不断询问陈梦的妈妈如何能在她5岁的时候,就判断陈梦适合搞运动。当黄圣依表示,还是要尊重女儿自己的喜好,邓传理几乎控制不住要翻白眼了。
在另一段采访里,邓传理谈起黄圣依的教育,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接受也得接受。
名场面是邓传理跟陈梦母女谈教育,说有研究显示,受鼓励多的孩子,成功的概率更大。黄圣依问,那你为啥总不鼓励我。
邓传理看了黄圣依一眼,继续转头对陈梦母女说,我闺蜜是中国男排主教练的爱人,隔壁住着上海网球冠军,同学的孩子进入了国际象棋国家队。在这种环境中,邓传理觉得黄圣依要成功的难度太大了,基本不可能。
这段我看第一遍有点不敢相信,倒回去再看一遍,才决定让自己相信,世上真有这种逻辑。
邓传理的意思是,鼓励容易让人成功,但你显而易见成功不了,或者说我根本不相信你会成功,那我干啥还要鼓励你。
至此,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黄圣依跟杨子早年接受采访,杨子说以黄圣依为代表的女明星没文化,李湘问,他说你没文化,你不生气吗,黄圣依情绪稳定地笑。
她身上淡淡的死感,不是在婚姻中才有的。
夫妻可以离婚,母女其实很难割席;丈夫是自己选的,妈妈是老天给的。一个不好的丈夫,只能影响女性成年后的生活品质,而一个不懂爱的妈妈所带来的心理创伤,可能持续一生甚至影响下一代。
黄圣依之前一直打造的是高知家庭金枝玉叶的人设,甚至在《玫瑰的故事》热播时,有人说她是现实生活中的黄亦玫。
她的家族里,的确有响当当的人物。
父亲黄自强毕业于清华大学,90年代初留学美国,后来成为大学教授。母亲邓传理这一支则更加显赫。
邓传理的爷爷邓孝可留学日本时,拜访过当时正在逃亡的梁启超,后来成为革命党人,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
她的姑妈邓季惺(又名邓友兰),作为《新民晚报》的创始人之一,是新中国报业史上,一位杰出的女理财家和报业管理者。担任过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五、六届委员。
邓季惺的儿子吴敬琏,是著名经济学家,按辈份黄圣依称他为表舅。
黄圣依跟妈妈邓传理联名出过一本书《岁月可当歌》,里面详细记录了家庭中的名人状况。在书中,邓传理不避讳谈自己去《新民晚报》工作,成为资深编辑、记者,与姑妈邓季惺有相当大的关系。
“从报纸风格到栏目编排,从联系作者到处理来信,从工作学习到为人处事,无不给我以谆谆教导。我知道姑妈之所以如此对我,是希望我能够继承她开创的事业。”
邓传理觉得黄圣依能当经济学家,不是传闻的她学习多么好,当然在演员里肯定算好的,而是因为家族里有著名的经济学家,可以走传帮带的路。
去年黄圣依就读中欧商学院,成为董明珠的学妹,俨然商界要升起一颗明珠。但看一下中欧的校史,不难发现黄圣依的表舅吴敬琏不仅是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学院的终身荣誉教授。
黄圣依自己也说去中欧读书,是圆妈妈的梦。
20年前,她没办法勉强自己走母亲规划的路;20年后,虽然勉强了,也没鸟用。
成为“黄同学”以后,黄圣依仍旧沉迷于做中国第一位真人秀女明星,还成功地把母亲拉下水,引发了一部分网友对邓传理的网暴。
当然,按照真人秀的套路,最后肯定要上演一出母女情深,至于能不能拉到好评,我觉得很难说。
看完这个节目的已更新部分,我其实非常理解为什么黄圣依拿着天选的牌,却打成了十三不靠。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黄圣依虽然读了北电表演专业,在大学就被周星驰选中出演《功夫》,一跃成为一线明星,但她的内心深处,对于演员这份职业是缺乏认可的,或者用章子怡的话:“缺乏信念”。
在高压、打击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很难发育出健全的喜好。长期的打击,让她对自我没有足够强大的认可与认知,缺乏热爱所需要的笃定和力量。
黄圣依做演员,更像是反抗和逃避,为了成为母亲期待的反面。你瞧她作为上海人,都没考虑选择上戏,而是毅然要去北电。
然而反抗与热爱一样,也需要极强的能量。
黄圣依没有这份能量,她只能选择一边反抗,一边迎合,这也是长期被控制的后遗症——在被控制的惯性与高压控制后的反弹之间切换。
当年还是著名企业家而不是网红的杨子,为黄圣依描绘出了一个两者兼顾的美好愿景。既可以继续做演员,又能成为企业家,兼顾母亲希望她在工商或者经济管理上有所建树的梦想。
既主演自己公司的电影,又做公司的总裁,是杨子给黄圣依描绘的美好愿景。某种程度来说,杨子并未食言。
一度,巨力投资的剧,都是黄圣依主演,而巨力影视上市的时候,黄圣依的名头也是执行总裁。可惜这个夫妻店,终究没能承载两人各怀心思的梦想。
如今离婚后的黄圣依,回到生命最初的地方,试图寻找答案。真人秀十有八九会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在现实生活中,控制欲极强的老年母亲与依然活在青春叛逆期的中年女儿,注定只能渐行渐远。
世事无对错。亲情既是世间最重的感情,也是最难改变的关系,如果寻找答案过于残忍,不如接纳事情本来的样子。
有些亲情是爱,有些亲情是义务,有些亲情甚至像上辈子的冤家。碰到什么样的亲情,就修什么样的心情。
所遇皆修行,大约也是人到中年的无奈。唯豁达是药,让我们终生美丽、健康。
准备了大半年的和田玉专场,终于要跟大家见面了!
人玉合一,主美好、和谐、顺遂。翡翠凉,和田玉温,中国人最适合的玉石,还是咱们自己的和田玉。
很多人喜欢玉,但不敢买。这次羊姐给大家把关,该踩的雷踩了,该学的知识学了,该用的人脉用了,找到的是国家级玉雕大师和30年做玉行家,协助我完成这场实实在在的真玉石直播。
各种颜色的和田玉,还增加了大家特别喜欢的南红,全部是批发价、源头价。关键是买了放心,是啥说啥,绝对诚信。图片都是自然光手机直出,没有加任何滤镜、美颜,“实在”既是小羊的风格,也是羊的命。
5月22号早十晚七,早晚两场的款式不同,一定要预约防失联!
哈罗哈罗,我是你们的云闺蜜艾小羊
畅销书作家、资深媒体人
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击公号名片关注我——
公号改版后经常有读者反馈收不到推文,为防止失联,让大家每天看到好文章,麻烦按下面步骤操作,星标公众号,以后就能快速找到小羊啦〜
往期爆文推荐
点『赞』和『在看』让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