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全民阅读照亮文化强国的星辰大海

学思平治


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在2025年全民阅读大会隆重召开之际,我们相聚太原,以阅读之名,共赴这场一年一度的全民之约、心灵之约、精神之约、文化之约和文明之约。

连续四年参加全民阅读大会,每年四月都能够看到来自大江南北的出版人、阅读研究者和阅读推广人,以及政府部门与公益组织的朋友聚集于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听到各个论坛上关于阅读的真知灼见与经验分享,内心总是涌动着特殊的情感,充满着温暖和感动。

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推进多年。现在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见:政府部门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政策法规的支持,统筹全局发展;教育学术界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专业的研究,夯实行动根基;新闻出版界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内容,输送源头活水;社会科学界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构建理论框架;文化艺术界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人生的慰藉,引领精神航向;科技企业界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深耕的力量,驱动形态革新……跨界的交叉融合,使我国构建起了全球最大的全民阅读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阅读生态系统。

4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这是面对人工智能革命重构知识传播形态,全球百年变局重塑世界文化生态发出的文化强国建设的集结号,也是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的动员令。

如何充分发挥全民阅读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如何让全民阅读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新的生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在此,我抛砖引玉,从三个维度阐述全民阅读如何促进建设文化强国。

一、建构共识:以全民阅读重建文化,重塑习俗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理性的信仰,要想真正变成中国人民的普遍共识,需要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学者及时对文化传统精华和时代精神丰碑的研究与提炼,同样需要大众不断将这文化的果实融入生活与习俗。

从文化到习俗之间的转变,全民阅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阅读始终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密码,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全民阅读,不同背景的人们在精神共振、文化共识中,蓬勃发展,共同成长。

作为国家战略,我们如此重视全民阅读,不仅是重视阅读本身,更是强调全民共同参与的深远意义——从《诗经》的“风雅颂”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民阅读始终是精英启蒙与大众实践的双向奔赴。

正因为阅读是全民共有的交流平台,大家在此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建构的共识,才是有根的共识,才真正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正因为全民是在经典重读、经典新读中,培育出文化的深层认同,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文化强国的建设也才有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当文化创造与读者的阅读选择,形成双向奔赴,在共鸣中共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作品,浸润为百姓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俗;全民阅读作为整合社会的柔性力量,就能够成为官方民间形成社会共识的生成机制。

二、以人为本:激活文化生态,让全民阅读双向激发

今天的全民阅读,是创作者与观赏者的双向奔赴。所呈现的出来的,不仅有大众与创作团队共同创造《哪吒》的奇迹,还有更多读者同时为作者的榜样:当快递员成为诗词大王,当农家书屋走出网络作家,当打工人变身知识博主……

这一切,无一不在说明:人人皆可成为文化传承的火种,人人皆可成为文化创新的烈焰。人民绽放的光芒,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创造核心在人。”“文化强国之‘强’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文化修养上。”

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全民阅读的“任督二脉”打通。

就像电影《哪吒2》的奇迹,它的本质,其实是一场心灵的碰撞:大众愿意为优秀创作者提供的优秀作品买单,大众的认可又激励创作者更加用心打磨作品——这样相互激发的良好循环,不是个案,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兴起。当网民自动自发地对《哪吒2》进行传播时,网民承担的是自媒体的创作角色,所以,这个过程真正实现了“人人创作、为了人人”。

通过全民阅读的指导和引领,让人们明白文化能够带来的精神享受,比物质上的刺激更纯美、更持久,让大众明白阅读所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是在灵魂深处长久激荡的愉悦幸福,我们就把以人为本建设文化强国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国人的心灵深处。

物质财富的创造永无止境,精神财富的分享也需要随之继续提升。只有引领时代、切合人性、创造未来的高品质作品,才能够真正成为正能量,引领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在重塑社会文化生态的过程中,全民阅读应该致力于让优质内容的生产与消费形成正向循环。

三、趋利避害:平衡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形成新时代阅读双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我们同样也可以说:过不了数字阅读这一关,就过不了全民阅读这一关。

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几乎所有专家都有同一个预言:这是一场数百年一遇的生产力风暴。在时代风暴席卷之际,所摧毁的不仅是“枯”与“朽”,也有可能殃及池鱼,把人类此前积累的美好毁坏。阅读上,我们迎来的是一股数字的洪流,很容易形成屏幕吞噬文字的洪灾。我们需要构建阅读文化的屏障,才能保护文化生态、阅读生态的健康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时间节点上,全民阅读既需要守护纸质图书的智慧芬芳,也需要驾驭数字阅读的时代浪潮。

所以,在全民阅读上,需要系好第一粒扣子的是青少年,还有堕入“网络大海”里的成年人,也需要为他们系上“阅读救生衣”的扣子。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进行更仔细的分析,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们需要携手社会各界,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

我认为,我们需要纸质图书成为家庭藏书,以实物搭建起知识的体系。同时,用纸质阅读的深度,将中华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这是其他任何阅读都无法替代的。我们以纸质阅读举行着文化仪式,构筑起文化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优势,释放着拓展性、连接性、便利性、及时性等诸多文化传播新优势。这样的探索下,数字阅读才会真正成为全民阅读的新引擎,而不是成为深度阅读的对立面。

如此,我们以古老经典的纸质阅读构建知识框架,滋养思想根系;用四通八达的数字阅读拓展认知边界,积极探索未来。纸质阅读、数字阅读,二者犹如阴阳二极,共同构成完整的精神图谱,建设幸福的文化强国。

显然,全民阅读为文化强国助力,远不止这三个维度。时间的关系,无法继续展开。可以说,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在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里,全民阅读都在对其进行扩展,不断地为文化强国的建设汇聚并注入着新的力量——那正是人民群众以精神力量催生的行动力量。

各位同仁,在无垠时空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一只小小飞虫。庄子笔下“夏虫不可语冰”的认知局限,恰如时代困境里的人们,容易出现人际的隔阂甚至群体的撕裂、精神的麻木甚至信仰的对立……

但是,同样一只小小虫子,萤火虫只要振翅,生命就能发光——这,正如每个读者的内心被阅读点亮,从而以个体的光芒,穿越时代的迷宫。当千万萤火汇聚,就能重新确立被时代解构的意义星空。通过阅读,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光亮,既照亮了自己的灵魂深处,也能够用自己的光亮去照亮别人、直至照亮世界。

作为个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既是文化火炬的传递者,又是文化星空的追光者,还是文化光芒的创造者,这是个体在阅读中觉醒的成长密码。当个体因全民阅读而形成共识,精神的百川归海必然展现出从容的力量。正如哪吒那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当全民阅读成为点亮每颗心灵的萤火,每颗心灵都会成为照亮中华文化的星火,我们的心灵就会随着行动,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作为群体,今天的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东方西方的冲突,而是平等与霸权的交锋、文明与野蛮的对抗。正是在这历史的坐标里,全民阅读既是个体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同时也早已超越了个体行为,成为民族精神的高峰,创新精神的沃土。此时的阅读,不仅是个体的成长修炼,更是文明发展的集体选择。在全民阅读的征途上,每一句朗朗书声,都是文化强国的时代回响!

推进全民阅读,就是邀请全体国民用阅读为犁,耕耘时代大地,以文明之“文”,行内化之“化”。

毫无疑问,14亿人的星光,就是真正的生命星辰;14亿人的人海,就是浩瀚的文化之海。在通过阅读实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为了人民而推动阅读,为了中国而推动阅读,为了未来而推动阅读,为了人类而推动阅读。

我们坚信,在世界文化的美好宇宙里,14亿人的阅读之光汇聚,必将照亮文化强国的星辰大海!必将照亮中华文化复兴的壮阔前程!

【 朱永新:长安街读书会主讲人、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肖桐郡;初审:李雨凡、许雪靖;复审:韩培涛、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报送遴选评荐《求是》《中国纪检监察》《党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党委中心组学习》《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国财政》《中国出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外交评论》等百余本中央级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安街读书会主编的《学思平治——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理论读物,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