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印度的报复是有针对性、有分寸的”。
这是2025年5月7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记者发布会上的讲话。
与此同时,自诩为“正义使者”的印度,发起了代号“辛杜尔”的军事打击,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在5月7日夜间和8日凌晨,印军连续对巴基斯坦发动两次军事打击,先是使用导弹对巴控克什米尔的9个目标进行打击,又是用以色列生产的自杀式无人机,试图摧毁巴基斯坦东部地区部署的防空系统。
尽管在这次行动里,印度自己没了6架飞机,但印度政府仍然坚持一意孤行,听不见外界的任何劝和意见,只是一味执着于扩大印巴冲突,这是为何?
保住大国地位
“我们要狠狠的打垮巴基斯坦,印度是无敌的”。
在近期的印巴冲突爆发前,印度的网络上就充斥着类似于这样的极端攻击性言论,究其根源还是印度莫迪政府滥用民粹主义,故意推波助澜,为扩大这次印巴冲突造势。
莫迪政府为何这么做?
答案很简单,这有利于莫迪继续执政,牢牢地掌握自己的权力。
要知道,现在的印度国内,就像一个高压锅,正在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社会矛盾加剧的双重困境。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2024年印度经济的增长率预计是7%,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6.4%,低于印度自己的预期,而到了2025年,印度国家银行也将本财年的gdp增长预期下调至6.3%。
印度的经济增速不断下跌,让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为了摆脱这种窘境,转移国内矛盾,提高自己的支持率。
莫迪选择孤注一掷,通过军事行动,点燃印度高昂的民族情绪,将印度民众的目光从内部问题转到巴基斯坦身上。
就拿上个月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来说,印度的反应很奇怪。
26名游客在恐怖袭击里丧生,鲜血染红了旅游胜地的雪山美景。
然而印度不等调查清楚,自己也不去调查,就一味的将凶手往巴基斯坦身上推,甚至来了一次雷霆报复。
在电视屏幕上,以莫迪为首的印度高层,情绪高昂,极具煽动性地表示:“巴基斯坦在搞恐怖主义,我们要对他予以制裁跟报复”。
以此为借口,莫迪政府在印度国内掀起了“反巴基斯坦”的浪潮。
一时之间,印度的媒体上充斥着愤怒的评论,印度民众走上街头高喊着口号:“让巴基斯坦人血债血偿,杀光他们!”
印度国内的经济困境,似乎在一夜之间被人遗忘。
更令人发指的是,恐怖袭击没过多久,印度突然关闭了印度河上游流向巴基斯坦的4个水闸,切断了对巴基斯坦至关重要的水源。
此举,直接让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农业陷入了绝境,数百万巴基斯坦农民面临生存危机。
而在莫迪政府的宣传支持下,印度民众将印度政府此举视为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报复,莫迪政府成功将印度国内民众的不满转化为对巴基斯坦的敌意。
据历史经验,莫迪政府通过煽动民族仇恨和发起军事冲突的行为,看似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却也将印度这个国家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又菜又爱玩
然而更危险的是,此次印巴冲突的主战场——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作为英国殖民者蓄意制造的矛盾地区,在上个世纪,印度跟巴基斯坦两国围绕着这一地区的归属,爆发了两次全面冲突,双方在这一地区的军事争斗从未停歇。
从尼赫鲁开始,印度从来没有放弃试图通过强硬手段,来巩固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
据《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在此次印巴冲突之前,印度最起码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派驻了35万军队。
此外,印度还向克什米尔地区派驻了自己最精锐的“阵风”战斗机中队,在印度看来,凭借着自己的先进军事实力,只要一打仗,印度就可以对巴基斯坦一剑封喉。
5月7号印度发动“辛杜尔”行动当天,印度总理莫迪也自信满满,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我们的军队为国家安全而战,每一击都支持敌人的心脏”。
除了军事行动,印度还企图通过外交手段,让巴基斯坦陷入孤立。
就在2025年4月,莫迪政府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了议案。
指责巴基斯坦,搞恐怖袭击,要求对其施加制裁,摆出一副“国际正义使者”的模样。
(莫迪指责巴基斯坦)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
通过军事行动来解决克什米尔的几十年恩怨,不是不可以,但是印度军队用自己的拉胯表现证明了,印度确实没有这个实力。
就拿5月7号来说,当天凌晨,当印度空军信心满满,满载武器,一路奔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企图一战直接打垮巴方作战意志时。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巴基斯坦军队早就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迎接印度空军的,是巴基斯坦方面装备的红旗九防空系统,歼10c战机,以及和上面携带的霹雳——15空空导弹。
在这些中国制造的“高科技天罗地网”面前,一夜之间,印度空军就损失了6架飞机,其中三架是印度引以为傲的法国造“阵风”战机。
印度空军,沦为国际笑柄。
法国官方更是紧急召开记者发布会,宣称:“阵风战机的性能没有问题,是使用者自身的操作问题。”这一番言语,仿佛一记重拳,将印度军队的信心打得粉碎。
动武又打不过,又对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抱有执念。
莫迪政府已经骑虎难下,但为了自己政党的私利,莫迪政府的选择是,将印度这个国家拖入到战争泥潭。
没有自知之明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情节,忍辱负重的男主角经常被反派指着鼻子羞辱道:“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你配吗??”
若让印度——这个地上神国,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一定会迈着自信的脚步,嘹亮的喊道:“我是天下第一,有什么是我不配的吗?”
从上至下,在这种整体性的自恋情节加持下,印度往往对自身的实力过于高估,比如在全球博弈这一方面来说,印度一直认为自己是美国牵制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
而美国也是看破不说破,将印度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2025年5月7日的“辛杜尔”行动前夕,印度莫迪政府提前向美国通报了自己的军事计划,以寻求国际认可。
本着“印巴冲突,反正离美国十万八千里,事不关己”的想法,4月30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与印度外长苏杰生通话时,明确表示:“美国支持印度打击恐怖主义。”
(苏杰生)
美国的此番表态,给印度打了一针鸡血,在莫迪政府看来:美国都支持我们了,我们自己又很强大。那就干!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近日印度对巴基斯坦的的“一天两报复”,将印巴冲突扩大化的行动举措。
但正所谓“骄兵必败”。
前面所提到的“印度空军,一夜之间被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武器干下了6架战机”的事实,已经充分地说明了印度的拉胯。
据外媒报道,在5月7号,一架印度空军的苏30在执行任务时,竟然因为最基础的导航故障误入了巴基斯坦领空,飞行员库马尔急忙发出求救信号,但还没得到响应,就被巴方击落。
面对国内外对印度空军铺天盖地的质疑,印度军方死猪不怕开水烫,坚称“损失仅为少数”。
罔顾自己在5月7号的行动前,是怎么在媒体面前信誓旦旦的豪言壮语:“印度可以有效地压制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轻松取得胜利!”
现在,当被击落的阵风战机残骸散落在巴控克什米尔高原上,被全世界在互联网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自恋如印度,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败了!
从侧面看出,印度对于巴基斯坦反击能力的严重误判和低估,也是印度敢于在一天之内展开两次报复,执着于扩大印巴冲突的原因之一,在印度看来,我这不就是去虐菜嘛?
其实也不能一味的怪印度自大,误判敌我形势。
要知道,在2024年,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权威披露,印度的军费大约在800亿美元左右。
从法国的“阵风”到俄的苏30,再到美国的“阿帕奇”直升机,各个国家的先进装备,印度军队一应俱全,从纸面数据上来看,印度军队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而与之相比,印度的老对手巴基斯坦,他的军费仅仅只有印度的1/7。
它所装备的中式武器。
如歼十战机,红旗九防空系统,以及霹雳15空空导弹等等,在外界看来,由于中式武器缺乏实战经验,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巴方军队实力并不被人看好。
但谁也没有料到,被中国武器武装起来的巴方,实力竟然有这么强?远远超出印度的预判,巴方的强烈反击,让印度方面猝不及防,陷入被动。
对于印度民众来说,原本期待印度,可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胜利,来慰藉自己的贫苦生活,但事与愿违,他们看到的却是“印度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的负面新闻。
事到如今,印度莫迪政府,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继续扩大印巴冲突。
毕竟现在就认输撤退的话,战争的失败叠加上印度国内的重重矛盾,等待莫迪的,只能是下台清算,就像隔壁的韩国总统那样。
从深层次来说,如果继续扩大印巴冲突,莫迪政府不仅可以借着“军事管制”的名头,强行压制国内矛盾,为自己政权续命的。
还可以将国力相对弱小的巴基斯坦拖入到无止境的“消耗蹲坑”烂战里,届时,凭借相对强大的国力,和巴基斯坦打持久战,消耗战,总体战,印度才能有最大的胜算。
本期参考文献:
[1]尤铭.印巴又起干戈:能否止于“有限冲突”
[2]程是颉,白元,孙柏炎.印巴冲突持续,互称击落对方无人机
[3]伍岳,陈冬书,蒋超.印巴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升级
[4]王新春.印巴冲突骤然升级,未来48小时或决定局势走向
[5]程是颉,余见.印巴冲突重大升级,世界呼吁“克制”
[6]纪浩羽.核威慑在印巴冲突中的作用及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