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新德里一声令下,南亚地区战火燃起,在事前通报伙伴和相关方的名单上,俄罗斯、美国、英国、甚至阿联酋和沙特都榜上有名,但有一个国家被明显跳过:那就是近在咫尺、与地区局势紧密相关的中国。
然而,谁也没想到,枪声刚刚停歇,印度方面第一个拨出的关键电话,却直达北京,行动前只字不提,停火后立刻通报,印度对中国的态度为何会发生如此突然的转变?看清印巴局势后,就明白印度这次为何没有选择舍近求远了......
一把“红粉”,想把自家算盘敲响全球
5月7日凌晨,印度代号“辛杜尔”的军事行动拉开大幕,“辛杜尔”,就是印度教已婚女子额头上那抹朱砂红,这名字起得可太有说道了,明摆着,这是要把枪炮子弹和宗教民族情绪捆一块儿,给这场突袭裹上一层“守护文明”、“正义复仇”的糖衣。
这么一包装,国内支持率噌噌往上涨,高达七成三,好像真是为了捍卫“印度教特性”的神圣事业,至于谁先动的手,这层红粉底下,就模糊处理了。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一张带有“辛杜尔行动”文案的图片
至于对外通报,那更是门技术活,给北边的俄罗斯打招呼,那是几十年军事老交情了,莫斯科可是新德里军火库的大供货商,印军装备近半数“俄械造”,战场上表现怎么样,总得给原厂递个话。
对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是冲着“印太战略”的交情,盼着人家能在情报、技术甚至外交上拉兄弟一把;英国这“前东家”,虽说没了“日不落”的威风,但在克什米尔这老问题上,说话还是有点分量的。
最耐人寻味的,是连巴基斯坦的“金主爸爸”阿联酋和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哥”沙特,都收到了印度的“温馨提示”,这手腕,明摆着是要在伊斯兰世界里掺沙子,顺带敲打敲打巴基斯坦的钱袋子。
印度这番眼花缭乱的外交通知,唯独把中国晾在了一边,这背后的小九九可不少,头一条,中国和巴基斯坦那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铁得不能再铁了,印度心里门儿清,提前跟北京说,那就等于直接把作战计划摆到伊斯兰堡的桌上。
印度这次在军事行动上玩的就是一个突然性,如果提前告知中国,突然性的优势就荡然无存,再说,中印两国本就有地缘上的疙疙瘩瘩,印度对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心里多少有点犯嘀咕。
这些年,新德里还老琢磨着搞“南亚问题域外化”,说白了就是想把中巴之间的正常合作往歪了带,甚至抹黑几句,这种时候,自然更不愿意让中国有机会扮演什么“调停人”的角色,给自己添堵。
还有个不好明说的,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去年逆差一千二百亿美元,这数字看着就牙疼,万一中国为了挺巴基斯坦,在经济上给印度来点“小惊喜”,那滋味可不好受,所以,思来想去,这扇门,还是不敲为妙。
然而战场上的事儿,可不像写剧本那么听话,印度媒体那边一度锣鼓喧天,说什么军事行动圆满成功,打死了好几个武装分子,甚至暗示是巴基斯坦先扛不住求和的,可巴基斯坦后来抖出来的料,还有些独立观察家的分析,都让这故事变了味儿。
印度空军公布“战果”
“阵风”扇不动翅膀,“中国造”却发了威
印度从法国花大价钱买来的战斗机,本来指望它在南亚天空威风一把,结果呢?跟巴基斯坦空军的一交手,愣是没讨到什么便宜,甚至还有消息说被揍下来了,要知道,这背后,可少不了中国航空技术的影子。
巴基斯坦也不是吃素的,五月十号凌晨,人家来了个代号“铜墙铁壁”的大反击,据说短时间内就把印度好几个军事据点给端了,连一套S-400防空系统都挨了炸,还顺手又确认打下来一架印军飞机,这下可把印度航母都给惊动了,大规模冲突的火药味儿眼瞅着就要爆。
疑似印军战机残骸被发现
这一轮对抗下来,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10CE、红旗-9B这些带着“东方基因”的家伙什儿,玩起体系化作战来那叫一个溜,这才是巴方能顶住压力,甚至扳回一局的关键。
印度这回可真是哑巴吃黄连,自家高价买的洋玩意儿可能不灵光,某些东方制造却挺管用,这脸往哪儿搁?原本想靠一场“可控”冲突转移国内矛盾、提振民心的算盘,这下是彻底打歪了。
眼看局势就要绷不住了,印巴双方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宣布全面停火,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的电话打到了中国外长王毅那里,主动通报了停火情况。
开打前藏着掖着,这会儿火灭了,倒第一时间想起来跟北京“汇报工作”了,这态度转得这么快,到底图个啥? 其实琢磨琢磨,也不难明白,战场上栽了跟头,印度高层算是看清楚了,这战争的按钮是自己按下去的,可什么时候能体面地收场,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了。
巴基斯坦这回是打出了威风,摸清了印度空军的一些底细,谁敢保它在停火谈判桌上不趁机多要点好处,或者干脆在停火协议墨迹还没干的时候,再给印度的S-400或者“阵风”机队来几下狠的,这种损失,不管是从钱上还是面子上,新德里都顶不住。
这时候,印度主动联系中国,那潜台词再明白不过了:希望北京能出面,跟巴基斯坦那边说说好话,让停火能真落到实处,别再出什么幺蛾子。毕竟,眼下这光景,能有效劝住巴基斯坦,让它冷静下来的外力,中国这分量绝对是最重的。
棋盘未定,但“中国”二字分量已不同
这次冲突,中国的身影虽然低调,但谁也绕不开,中国对巴基斯坦长期的军事技术支持,这回在实打实的战场上验了货,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要想顺顺当当推进,地区冲突老这么升级也不是个事儿。
冲突刚有点苗头,中国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场子发了声,主张和平解决,还重申了“克什米尔地位未定论”,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去盯着双方的核设施,甚至提议搞个跨境恐怖袭击的联合调查,这态度,跟某些巴不得火上浇油的国家一比,高下立判。
有意思的是,就在冲突爆发的五月七号当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印度进口的一种化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官方说法是正常的贸易调查,跟军事没关系,但这时间点卡得,确实给紧张的局势添了点儿微妙的料。
说到底,国家之间打交道,尤其是在敏感问题上通报不通报,沟通不沟通,都是一门大学问,俄罗斯处理跟乌克兰那档子事儿,也常常跟中国通气,这既是看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是想争取更广泛的理解。
结语
所以,这国际舞台上的戏码,剧本永远比想象中精彩,新德里这一通操作猛如虎,到头来,还得掂量掂量中国这两个字的分量,亚洲这盘棋,不是谁想怎么下,就能怎么下的,不是吗?
信息来源:
新华网2025-05-11《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
封面新闻2025-05-11《印巴宣布停火:协议只是“火药桶”上一点即燃的薄纸?丨国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