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巴基斯坦放松警惕了?还是印度军队‘不择手段’了?”
巴基斯坦怎么也想不到,就在印巴双方停战前几个小时,自己居然会有如此大的损失。根据多家外媒报道,印度停战前夕突然对巴基斯坦多个空军基地发射了空对地导弹。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偷袭”,但这波偷袭的“收获”确实十分丰厚,但是虽然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兵不厌诈”,但是印度这趁着双方即将停火的间隙偷袭,怎么也算不上“体面”。
只不过印度方面显然不这么觉得,在第二天印度空军就召开了发布会,自我感觉“扳回一城”的印度中将巴蒂表示:印度军队“击落”了数架巴基斯坦飞机。
并且在询问巴方的伤亡情况时,这位中将还自觉很“霸气”的来了一句:“我们的目的不是造成伤亡,我们的工作是击中目标,伤亡应该巴方来清点。”
停战前“偷袭”,印度“赢”麻了?
根据巴方中将的表示,本来印巴双方即将停火,但就在5月10号的凌晨,一群空对地导弹飞向了巴基斯坦的三个空军基地。
尽管防空设备拦截下了不少数量的导弹,但是却有几颗“漏网之鱼”对巴方的伯拉利基地造成了重大伤亡,五名士兵在袭击中当场牺牲,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位印方的王牌飞行员,同时还是巴方的空军中队长。
而根据未证实的消息显示,就连一架预警机也遭受到了这次偷袭的波及,雷达系统和飞机受到了不小的损坏。
而其他两个基地则是因为历史悠久等原因损失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显然也是“中招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就在“偷袭”发生后没多久,一家中国的卫星公司就公开了一系列的照片,图片上巴军空军基地上的弹坑清晰可见,甚至还有一些巴方的老百姓见到了被拦截下来的导弹残骸。
据了解,本次受袭严重的伯拉利基地是最新也是最现代化的空军基地,直到2017年才投入使用。并且在这个空军基地里,停靠的也都是枭龙和F-16等比较“新”的战斗机。
结果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却直接给空战都未受损“分毫”巴方空军狠狠的上了一课。
只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在印度这边却没有感觉这样的偷袭“不光彩”,巴蒂中将在提及此次战果的时候更是用了一个“击落”来彰显强势。
可让人好奇的是,这种偷袭还没起飞的飞机,真的能够称之为“击落”吗?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引起了国外许多军事爱好者和专家的疑惑,因为按照巴基斯坦方面配备的防空武器,印度是没有理由能够偷袭成功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次“意外”呢?
“放松警惕”?还是“故意博同情”?
根据智库ASPI研究员拉杰斯瓦里·拉贾戈帕兰的猜测,巴方是“故意”让印度偷袭成功的!
而他得出来这个结论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袭击中许多印度的空对地导弹都被拦截了,而“遗漏”的部分导弹也好巧不巧的基本上都炸在了空地上。
只有极少的几颗导弹造成了人员和武器的损失,所以帕兰就猜测说,会不会是巴基斯坦趁着印度偷袭的契机,恰好“放过”了几颗导弹,然后借此机会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高地上呢?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帕兰所说提供的理由也确实能够支撑起他的看法,毕竟这次印巴冲突一开始,就是遭受恐怖袭击的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发难。
随后多轮摩擦之后,又是印度率先趁夜用导弹袭击了巴基斯坦的多地之后,巴基斯坦才启动了空军反击,虽然印度方面的战绩十分“惨淡”,但是确实“挑事”的一方是他们。
然后就是最后的停战,按照巴方所说这次停战是巴方用无人机已经入侵了印方领空,甚至在多个主要城市上用无人机盘旋之后,印度方面才“紧急”的要求停火谈判。
而巴方同意之后,印度方面又再次“不讲武德”,停战前夕又发动一场“偷袭”,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国际社会上,几乎没有人站在印度一方。
尤其是刚开始印度升级局势的时候,就连特朗普都直呼印军“无耻”,再加上这次偷袭,印度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国际口碑”,又一次的大打折扣了。
并且就在双方停战之后,双方也都表示在己方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侦查到了对方的无人机,颇有一副渲染是对方在挑衅的样子。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也暂时都冷静下来了,而关于此次停火能坚持多久则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根据外媒的报道,莫迪似乎没有打算“善罢甘休”,毕竟这次恐怖袭击的“罪魁祸首”还没能绳之以法。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5-05-11 《印度军方:击落了“数架”巴基斯坦飞机》
新京报 2025-05-07 《印度向美介绍对巴行动 特朗普称“真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