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就能秒杀40枚鸡蛋?近段时间,北京多个社区冒出各种“优选商店”“线上超市”“××优品”,这些店以低价团购蔬果鸡蛋为名,只招募老人入群,不是老人不卖货。这里面藏着什么门道?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超市”明面上是卖果蔬,背后却在推销保健品,不但资质存疑,产品也有隐患。
(5月12日《北京晚报》)
1元就能秒杀40枚鸡蛋?令人心动的促销信息,实则暗藏玄机。打着“优选商店”“线上超市”等名号的商家,以低价团购蔬果鸡蛋为诱饵,专门招募老人入群,表面售卖果蔬,背地里却推销资质存疑、隐患重重的保健品。
“1元领鸡蛋”,消费者要当“没缝的鸡蛋”。在这场骗局中,老年群体成为了不法分子的主要目标。骗子们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勤俭节约、渴望实惠的心理,用“1元领鸡蛋”这种极具诱惑性的手段打开缺口。但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老年人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
面对此类诱惑,不要轻易被眼前的小利蒙蔽双眼,更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宜而放松警惕。在参与任何消费活动前,一定要仔细核实商家的资质、产品的质量以及活动的真实性。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盲目跟风。只有自身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像“没缝的鸡蛋”一样,让骗子无懈可击。
“1元领鸡蛋”,需要监管赶走“乱飞的苍蝇”。此类骗局之所以能够在社区中频繁出现、屡禁不止,与监管存在漏洞密切相关。相关部门不能被动应对,而应主动出击,充当驱赶“乱飞苍蝇”的有力卫士。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商家经营资质的审核与监管,对于打着团购旗号却从事违规推销行为的商家,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提高其违法成本;另一方面,公安、网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针对此类诈骗行为的线上宣传、交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及时清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打击幕后诈骗团伙。
“1元领鸡蛋”,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赶走行骗的“鸡”,打碎骗人的“蛋”。这不仅需要消费者自身提高防范意识,也需要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开设老年人防骗课堂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防骗能力;企业也应加强自律,诚信经营,不参与、不协助任何形式的诈骗活动。当全社会形成打击诈骗的强大合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范体系时,行骗的“鸡”将无所遁形,骗人的“蛋”也终将被彻底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