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扦一插、一剪一扎,同学们的巧手忙碌地穿梭在花瓣与绿叶之间……
2025年5月10日,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解放日报社、2025上海国际花展组委会指导,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解放日报文化传播中心、上海上报融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花开新天地 技亮青春梦”青少年花艺美学体验活动在复兴公园圆满举行。
与自然对话:花卉科普开启探索之旅
传统的花坛(又或称作“毛毡花坛”)和花丛式花坛有什么区别?作为不懂花的外行人又该如何欣赏花坛的建植艺术?对于这两个问题,黄浦区绿化管理所公园管理科的臧军老师化身自然的使者,在活动伊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科普花卉知识。
臧军老师为同学们科普花卉知识
在臧军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重点浏览了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的园艺天地板块。该板块通过18组总面积约360平方米的花丛式花坛,展现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视觉效果。这些花坛不仅包含了众多特色品种,还运用了宿根花卉,形成了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生态景观。
18号作品来自黄浦区。据臧军老师介绍,该作品在花丛式花坛的理念上,结合了复兴公园沉床花坛的魔纹图案,以祥云纹理为骨架,结合花丛式花坛的布置手法,展现独特的观赏效果,使观赏者获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体验。
“园艺天地”板块花丛式花坛
各组花坛作品通过精心挑选的特色品种和宿根花卉,以及巧妙的设计理念和色彩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不仅展现了园艺技术的创新成果,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之美的绝佳场所,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园艺画卷。
穿梭于这些花坛之间,同学们仿佛在探索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对花卉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世界冠军零距离:感受技能的力量与魅力
活动当天,恰逢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倒计时500天。
“因为世界技能大赛,全社会都开始关注我们花艺项目。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细则,也使整个行业评分要求得到了统一,和世界技能大赛接轨,更好地促进了我们行业的人才培养。”法国里昂第47届世赛花艺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朱迎迎以视频方式从比赛技能与传统文化两方面向同学们普及了世赛花艺项目。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每两年一届,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据朱迎迎介绍,中国选手自2017年首次参加世赛花艺项目以来,已获得两块金牌两个优胜奖的成绩。从世赛竞技舞台到职业院校课堂,从非遗传统插花技艺传承到商业空间花艺设计,中国花艺正以标准化、创新化的姿态绽放世界舞台。
17岁零基础学习花艺,19岁成为第45届世赛花艺项目世界冠军,陆亦炜向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从与花结缘到拿下冠军的不凡故事。他鼓励同学们:“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点亮技能之光,把大国花匠之路,执着地、勇敢地走下去。”
第45届世赛花艺项目冠军陆亦炜分享技能成才经历
在听了陆亦炜故事后,同学们备受鼓舞。来自上海市卢湾中学七年级的黄子涵说:“世界冠军的经历激励着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很多条道路。”
来自上海市民办协和双语尚音学校的尚诗婷十分赞同:“将来会多体验、多发现,去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
“我们要勇于创新,要往更远的地方走,去探索、发现。”上海市世外小学三年级的张元坤感慨道。
“Master Skills, Change Your Future”正如上海世赛的主题口号一样,掌握技能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据了解,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明年9月在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届时会有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300名选手围绕64个项目同台竞技,包含结构与建筑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信息与通信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六大类。
世赛主题分享后,陆亦炜指导同学们以“母亲节”为题制作花篮。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精心挑选各种花卉材料,认真地修剪、搭配,将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
同学们在世赛冠军指导下,制作母亲节花艺作品
本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搭建起一座通往自然之美的桥梁,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技能成才的希望种子。通过世界技能大赛的窗口,他们触摸到了工匠精神的温度,感受到了专注、创新与坚持的力量。这颗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以技能为笔,以匠心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同学们共同展示上海世赛会旗
原标题:《以花为媒,以技载道——青少年花艺美学体验活动圆满举办》
栏目主编:周文吉 文字编辑:梁菁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彭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