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镇,“90后”农机手曾志攀正在仔细检查农机设备,准备开启今年小麦收割跨区作业之旅。“因为照顾孩子耽搁了时间,计划2天后出发。今天再把机器保养一下,确保路上安全顺利。”曾志攀说。
作为“天中麦客”的一员,曾志攀从事农机跨区作业已有8年之久。在他的记忆里,过去的农机相当简陋,连驾驶室都没有。如今,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他驾驶的农机也变得既舒适又高效。
走进曾志攀的农机驾驶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备有风扇、空调、灭火器等设施,还安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系统能自动生成作业路线图,不用再拿着尺子量地,收了多少亩麦子,屏幕上一目了然、非常省事。”曾志攀介绍,接下来,他将奔赴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山东、陕西、新疆等地,“虽然跨区作业辛苦了些,但是收入还不错,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曾志攀说。
据了解,“天中麦客”每年从3月开始零星出发,前往云南收割大麦,4月中旬开始大规模出发,前往全国各地收割,作业时长最多达10个月、最少7个月。截至目前,仅汝南县就有3万多名农机手、1.2万余台收割机陆续奔赴全国20余个省份开展跨区收割作业,堪称“移动的农业服务队”。
近年来,汝南县农机化事业飞速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位于全省先进位次,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56万千瓦,“天中麦客”的称号享誉全国。“农机跨区作业,已成为汝南县展示对外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汝南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席虎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