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巴印双方分别宣布停火。
虽然印度方在发布会上称,他们对敌方的行动都进行了有效反击,取得战果;
但要让他拿出证据和详细细节,那却是“秘密”。
其实这轮印巴冲突中,谁在逞强,谁是赢家,已经不言而喻。
根据2025全球火力指数,印度可是排在全球第四的军事大国。
这次被小国巴基斯坦以“雷霆之势”驯服,基本宣告了他们的失败。
印度此次不惜赌上国运也要做的,不过两件事。
击溃巴基斯坦,消除克什米尔争端。
阻断中巴经济走廊,阻碍一带一路顺利进行。
很明显,莫迪政府高估了自己,两件事都搞砸了。
他这一败,不知道弄丢了印度多少年的国运!
从尼赫鲁时代的“大印度联邦”幻想,到莫迪政府的“强势崛起”野心。
印度两次以军事冒险“赌国运”的失败,都因为未能跳出一个陷阱......
内心的不服气
虽然5月10日印巴官宣了停火,但没过几个小时,印控克什米尔竟然又传来了爆炸声。
双方互相指责是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巴方坚称是印度率先发射了自杀式无人机。
这事不难理解。
两个孩子打架,即使有人过来劝架,双方也都说好不打了。
但输的那方临走之前,总想再扒拉人家两下找回面子。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较量谁输谁赢,在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可见一二。
印度空军元帅在回答问题时,看似底气十足。
“印度武装部精准打击,对敌方目标都有预期效果。”
然而在被问到采用的武器和技术等,元帅却是缄口不言,称那是行动机密。
可既然是机密,那为何巴基斯坦方却能说得详细不能再详细呢?
5月10日巴基斯坦少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可谓是知无不言。
从几天前印度空中无线电信号异常增加开始,他们就已经预判到了印度接下来的行动。
他们的战斗机立马就位,同时还疏散了可能交火区域的民航客机。
印度有几个空军编队,编队战机有多少架,巴基斯坦在会上都说得清清楚楚。
他们还作了示意图,称当时印度的战机位置早已被他们标记。
击落的米格-29、苏-30MKI、阵风等飞机,巴基斯坦方也大概了解。
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少将直接在会上公布,他们截获了印度阵风编队的通话录音。
这可是加密数据链的一部分,竟然就这样被巴方截获并翻译出来了。
整场会议下来意思很明显,你印度位置在哪,用什么装备,说了什么话,我都了如指掌。
第二天,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所表示。
他直接清楚说明对印控克什米尔26个目标进行了打击,在“铜墙铁壁”行动中用了“法塔赫系列”导弹。
“巴基斯坦击落了84架印度来袭无人机,但巴基斯坦也有一飞机受到轻微损伤。”
1换84,巴基斯坦简直是碾压式的胜利。
会上还提到了印度之前反驳过得,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印度国防部辟谣自家的防空系统没被摧毁,巴基斯坦方却称摧毁了。
印度说自家电网没有被巴搞得70%都瘫痪,巴基斯坦却称自己成功了。
该信谁?
赢家不需要添油加醋,输家却极有可能遮遮掩掩。
印度一直不发自己的战果,全是巴基斯坦在发,相信众人心中也有数了。
如果巴基斯坦的战报属实,那印度真是损失惨重。
值得深思的是,根据巴基斯坦方的报道,击落阵风的是歼10,摧毁S400用的枭龙。
这两样装备由谁制造,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在哪里,印度以及全世界深知杜明。
印度表面上是想与巴基斯坦争个高下,背地里其实是想在地缘战略上阻碍一大国的发展。
破坏中巴经济走廊,遏制中国“一带一路”。
事实证明莫迪政府低估了中巴战略协作的韧性,输得很是没面子。
显然,60年前血与泪的教训,他们并没有反省到位。
尼赫鲁时代的大国梦碎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试图通过“前进政策”将中印边界争议地区单方面划入版图,并坚信中国不会反击。
毕竟当时美苏冷战,无暇顾及此地。
不过最重要的是,印度低估了中国在边境问题上的战略忍耐,高估了印军“继承英国殖民遗产”的战斗力。
结果很残酷,印度不仅预判失误,还损失惨重。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印军溃败告终。
印军第7旅,号称是印度的王牌部队,结果一天没坚持下来就溃不成军。
下属的4个营,大部分被歼灭,其他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最终印度不仅丧失约12万平方公里实际控制区,更导致尼赫鲁“不结盟运动领袖”光环破灭,国内政治威信一落千丈。
在国际上,印度的大国梦成了笑话。
在国内,民众自信心滑落至冰点,甚至有点闻风丧胆。
这一战,可以说是败坏了印度几十年的国运,它在南亚地区霸主的形象大幅削弱。
60年休养生息,印度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经济发展迅速,底气又足了起来。
在美国掀起贸易战的大环境下,它急切地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这一战要是赢了,不仅能重振国威,还能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迎来政治经济繁荣。
特朗普第一次上台时,他就不遗余力地给中方使绊子。
提高关税,扣押中国商船,与日本合作等等。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他就又迫不及待地在关键时刻对巴动手了。
然而结果表明,莫迪政府又是在重蹈覆辙,坠落的飞机已是最大的打脸。
他们这次赌输了,会面临什么?
一,再次成为国际笑话。
印度此前以“南方国家代言人”自居,现在若还是如此自居,恐怕巴基斯坦第一个不服。
二,克什米尔冒险进一步加剧伊斯兰国家不满。
印度倡导的“欧洲-中东-印度经济走廊”,或许将因信任缺失陷入停滞。
三,巴印冲突,印度国债被大量抛售,意味着投资者的变化。
此前印度虽被嘲笑,但其实一直备受国际资本青睐,有很多外资进入。
而这次一失败,外资纷纷跑路,印度的投资环境估计要变天了。
尼赫鲁和莫迪都赌中国输,可却均以失败告终。
空有大国梦,却无法正视实力与野心不匹配的问题。
不知道这次巴基斯坦,能不能把印度从梦中叫醒。
结语
历史仿佛轮回,印度始终未能跳出“高估自身、低估对手”的陷阱,最终以血与泪的代价为民族主义狂热买单。
有时候口号喊多了,就以为是真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出现在一个国家身上是致命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印度想成为世界大国,最先做的应该是解决国内的结构性矛盾。
而不是一味的想钻空子,靠赌一把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