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那场空战,咱们的歼-10C把 “阵风” 打得没脾气,一下子让全世界都知道这战机有多厉害,可不少人想不通:这么先进的飞机为啥给了巴基斯坦,却没给朝鲜?
朝鲜空军还在靠老掉牙的米格飞机撑场面,难道咱们真是对巴基斯坦更够意思,对朝鲜就差点意思?
哥们归哥们,规矩还是得守
最近网上总有些声音在那儿说,“咱跟朝鲜关系铁,送几架先进战机怎么了?”
听着像是义气话,可这事儿真不是拍胸脯就能决定的,尤其是像歼-10C这种带有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四代半战机,说送就送?那真是给自己找事儿。
别忽略一个重要事实,联合国针对朝鲜的武器禁运是正式的决议,不是随便提的建议,只要是里面的成员,不管是谁都得老老实实执行。
而咱中国作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不仅有投票的资格,更肩负着维护世界秩序的重任,要是咱们不遵守规则,以后其他国家还怎么相信国际规则?
你看得出来,美国、日本、韩国这几个盯咱最紧的国家,现在可都在高倍望远镜后头等着咱出差错呢。
你真送过去了,他们立马就能拿这事做文章,说中国“支持武器扩散”、“破坏朝鲜半岛稳定”,不仅外交战场上占了口舆论的便宜,下一步还可能搞制裁、掐项目、搅局合作,咱哪边都不好看。
更何况中国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一直强调“尊重联合国规则”“反对单边主义”,这些年在多个热点问题上,也正是凭借这套“讲道理、守规矩”的路线树立了不少大国形象,现在你自己打破规则?
那就等于亲手拆掉了自己辛苦立起来的招牌,有时候不是说你跟某国关系好,就能“通融”,国际政治不是讲哥们义气,是讲规矩、讲底线、讲大局。
更不用说,这种涉及军工、涉及地区安全的装备转移,是一旦做了就无法回头的大动作,不光出问题的概率大,后续影响也会一波接一波。
我们也要清楚一点,中国在当前国际格局中既是崛起的大国,也是众矢之的,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不光要考虑“眼前利益”,更得考虑“国际影响”,要赢得话语权、博得信任,就必须自己先守规矩。
为什么能卖给巴铁?
说起出口战斗机,朝鲜半岛和巴铁根本是两码事,要是有人觉得对这两个国家能一样对待,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完全没明白背后的差别。
往朝鲜送先进装备,这在联合国那边是绝对不允许的,属于违规行为,而向巴基斯坦出售歼 - 10C 就不一样了,这是正规的军贸合作,合理合法,经得起推敲。
更重要的是,巴铁可不是“普通客户”,而是几十年来最铁的“全天候战略伙伴”,什么叫“过命交情”?
那就是从当年一起搞军训、抗恐、反间谍,到如今联手搞航母、战斗机、导弹系统,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度捆绑。
巴铁要啥我们都尽量满足,咱出点事,巴铁也从不缺席,这种关系不是靠钱砸出来的,是几十年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信任。
这次卖歼-10C,也是战略层面的深思熟虑,你看看现在的南亚局势,印度那边武器库堆得越来越高:法国“阵风”战斗机、以色列的电子战系统,还有从美国买来的各类军备,一个比一个先进。
印度空军越来越厉害了,巴铁压力大得很,这时候咱们把歼 - 10C 卖过去,就是实实在在帮兄弟一把,让巴基斯坦在空中也有底气。
这不仅是朋友之间的情义,更是地缘战略的一部分,南亚稳不稳直接影响到中印边境的态势,帮巴铁稳局面,也是在帮自己争主动。
而且咱也不是“拍脑袋式卖飞机”,是因为巴基斯坦的空军早就具备消化这款战斗机的能力。
他们跟我们合作多年,使用的就是中式作战体系:有预警机、有数据链、有配套地面保障,还有我们帮着培养的飞行员,从战术到技术,从飞行到维护,他们一整套都能衔接上。
换句话说,歼-10C到他们那儿不是“摆样子”,是真能上战场打仗的东西,这种军贸不光提升了战斗力,还进一步加深了战略绑定——你用我的飞机、习惯我的战术、依赖我的体系。
最关键的是,巴铁是真心实意地感激,这种客户值得咱认真对待、长期合作,而且通过这类合作,中国的军工产品也能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把“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打得更响。
为什么不卖给朝鲜?
很多人都在聊,要是朝鲜真来买咱们的战机,到底卖不卖?
先说钱,一架歼-10C的造价至少上千万美元,这只是基础花费,保养、训练、配备各种系统都得花钱,买歼-10C和买私家车完全两码事,它是航空工业和军队体系共同努力的成果。
就拿发动机来说,要定期大修、要精密检测,雷达系统、数据链也得更新换代,哪一样不烧钱?
更别说飞行员要常年高强度训练,油料、模拟器、维修保障一样不能少,买得起是一回事,养得起才是真本事。
那朝鲜现在是什么状况?
说实话它的空军装备基本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主要战力还是七八十年代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这些“老古董”,飞起来声势挺吓人,实战真的碰面,连现代防空系统都突破不了。
预警机几乎没有,现代指挥体系更是缺得一塌糊涂,你把歼-10C给他们,就跟给个没通WiFi的村子送最新款iPhone,外表高大上,但用不出来摆着也白搭。
再看看钱袋子,朝鲜经济本来就紧张,有限的预算基本全砸在导弹、核试验和“核心战略威慑”上,哪还有余钱搞什么高端空军体系?
更现实一点说,就算咬牙买了,平时连油都舍不得加,训练飞一次省三次,最后那飞机就成了“空中花瓶”,有它没它没区别。
很多人都没考虑到,歼-10C的技术体系存在适配难题,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了这么多年,从研发枭龙到各类教练机,再到电子系统、数据传输,双方的装备和技术早就打通了,配合起来非常默契 。
巴基斯坦飞行员能熟练操控中制战机、后勤保障也一整套跟上,这种默契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建立的,可朝鲜那边,用的是原苏系体系,一套语言、一套标准、一套维护模式,跟咱完全不一样。
你要是强行塞一架歼-10C进去,就相当于把一个苹果操作系统装进诺基亚手机,兼容不了、跑不动,还得花大钱从头培训、改软改硬、升级基础设施,又累又亏,还容易出乱子。
说到底卖战机不是“讲感情”的事,是“讲体系”的事,不是谁想要就能给,是看对方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接、去用、去管。
中国军工不是做慈善,也不是为了搞“空中展示”,与其折腾一笔谁都吃力不讨好的生意,不如稳稳地把资源留给真正用得上的老朋友。
参考资料
观察|巴空军引进歼10C,中国高端军机出口的一次重大突破
澎湃新闻2022-03-17 20:36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国际观察:中国赞成对朝新决议的三大因素
环球网-2016-03/0308:25
美国官员:巴基斯坦用歼-10击落印度阵风,没用F-16
观察者网2025-05-09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