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韦衍行)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5月12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今年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举行,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其中,备受期待的首博“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第二期“看·见殷商”将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览汇集全国27家文博单位338件(套)珍贵文物,包括一级文物54件(套),多件(套)文物更是首次进京展出,涵盖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青州苏埠屯、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新干大洋洲等遗址,全景式呈现殷商文明的绚丽画卷。

此外,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介绍,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还将启动“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以及“2025北京博物馆季”活动,并开展“步步皆景·博物馆之夜”沉浸式体验活动,举办博物馆日主论坛、青年论坛和策展人论坛等。

除上述主会场活动以外,北京市将组织各类博物馆、文商旅体资源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社会教育和惠民展演等配套活动,着力打造“城市的节日”。此外,全国各地也将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围绕主题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好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

据悉,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自此以后每年均组织国际博物馆日相关活动。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开始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主会场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