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在全球战略格局复杂变动之时,美国再次打破冷战后的核武器控制格局。近日,美国核安全机构宣布,将开始生产新型热核重力炸弹,B61-13核弹。这一新型核弹不仅继承了自1968年起就已服役的B61核弹的基本框架,还配备了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控制功能,甚至能够通过尾部套件将其转变为制导武器,精确打击敌方目标。这种核武器的最大当量为360千吨,约为广岛原子弹当量的24倍。美国此举无疑再次将世界推向核武器的深渊。
B61-13的首产即将实现,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一年。这一消息的传出,无疑在全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特朗普政府在其任期内单方面退出了198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程导弹条约》,而如今,拜登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核武器的现代化升级,使得美国的核威慑能力进一步增强。美国在部署核武器方面的步伐加快,背后不仅仅是对抗俄罗斯的需求,更是全球核军备竞赛再次加剧的信号。
B61-13的发布,正好与俄乌战争的不断升级和俄罗斯调整核政策的背景相吻合。特朗普当年退出《中程导弹条约》,为现代核武器的扩散埋下了隐患。而2024年,拜登政府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导弹对俄罗斯进行跨境打击后,俄罗斯对核使用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俄罗斯宣布,如果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支持下对俄罗斯发起攻击,将视为“联合攻击”,并以核武器予以回击。
这意味着,美国在此时推动B61-13核弹的生产,无疑是在加剧全球核战争的门槛。美国此举与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相互对立,进一步让世界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美国的核武器现代化计划,不仅影响着与俄罗斯的关系,还将直接影响到全球核武器控制体系的稳定性。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全球核安全形势愈加严峻,许多国家可能会加速自己的核武器研发,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核军备竞赛和恐慌情绪的蔓延。
美国的核武器升级与现代化计划,表面上是为了应对俄罗斯等大国的核威胁,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影响却波及全球核安全。美国的每一次核武器升级,都将加剧全球的紧张局势,并推动更多国家加入核武器开发的行列。面对美国日益强大的核威慑力量,其他大国如俄罗斯、中国、印度等,也必然会采取措施增加自身的核武器储备,从而进入一场核武器的竞赛和制衡。
这场核武器竞赛的加剧,不仅会让全球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还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核战争的阴影重现,全球人民在承受更大安全压力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而全球核武器控制与裁军进程的停滞,将加剧国际社会对核战争的恐惧,影响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预算。
特朗普作为一名商人出身的总统,推崇“交易式外交”,他始终认为世界事务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然而,当全球变局变得越来越复杂,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在他手中却成了“杀手锏”。特朗普的核武器策略正是为了通过核武器的现代化,不断确保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退出《中程导弹条约》,推动全球核军备竞赛的加剧,正是他个人“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无论是对俄罗斯的制裁,还是对伊朗的威胁,特朗普的核武器政策,实质上是在打造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以此在全球博弈中占据上风。对于他来说,全球稳定并不是优先目标,而是确保美国在全球事务中拥有决定性影响力,核武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之一。
随着B61-13核弹的生产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全球对核战争的担忧再度升温。美国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威慑力量,使得国际社会在核安全问题上的焦虑进一步加剧。而特朗普的这一系列核武器战略,是否能实现其“全球安全”目标,还是会最终导致更大规模的核军备竞赛,值得国际社会深思。
在这个全球核力量格局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避免陷入核灾难的深渊,如何确保核武器不被滥用,已经不仅是各国政府的责任,更是全体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面对美国日益强大的核威慑力量,全球其他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核政策,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缘政治变化。
美国加大核武器部署力度,全球核武器控制再度步入困境。特朗普的做法可能激起一轮新的核武器竞赛,既不会实现美国所期望的“全球安全”,反而可能导致更多国家走上“核武器自卫”的道路。这将是国际安全史上的巨大悲剧,也将是全球和平努力的一次沉重打击。
随着B61-13的生产启动,全球核武器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定义了核威慑的规则,并以此增强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然而,这种“以核为力”的外交政策,是否真能带来全球的长期稳定,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而对于全球来说,核武器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安全的到来,反而可能是通向灾难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