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份56万元的赔偿协议书静静躺在办公桌上,等待着两个早已不知去向的签名。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因为发生口角摩擦导致,两个儿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

而现在他们的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结,让这个家庭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分离?



寻人启事背后的时间赛跑

一则寻人视频在河南本地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

视频中,田先生神情焦急,他要寻找的是两个失联多年的侄子,程丙丙与程庆庆。

这对兄弟今年分别39岁和37岁,自2015年离家后,便杳无音信。



时间拨回到2015年的那个夜晚。一场父子间的争执,让两兄弟在夜色中选择了离开,也许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走,却不知这一走就是将近十年。

父亲守着永不更换的电话号码,期待着儿子们的归来,可惜这份等待最终化作了永远的遗憾。

2024年4月30日,命运无情地画上了句点,在一次意外的触电事故中,年迈的父亲永远离开了人世。



56万元的赔偿金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这个家庭尘封已久的往事,姑父通过媒体发出寻人呼吁,不为赔偿,只为让侄子们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料理后事。

这些年,父亲始终在打听孩子们的消息。通过警方、亲戚,甚至是老家的邻居,但都未能寻得半点线索。



而此时的程氏兄弟,却在北京的工厂里相依为命。

他们或许不知道,家中的老父亲始终放心不下他们,时常在村头望着通往城市的方向发呆。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遗憾,当我们执拗地坚持对错时,往往忽略了亲情的可贵。



为何一场口角就能让血浓于水的亲情阻断近十年,而今面对父亲的离世,他们是否还来得及说一声“对不起”和“再见”?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寻亲,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姑父的视频在网络上不断被转发,期待着奇迹出现,而此时的程氏兄弟,是否也在某个角落里,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



迟来的团圆

当《小莉帮忙》栏目组接手这起寻人案件时,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有如此快速的进展,视频播出后发酵后,俩兄弟联系了媒体。

原来,兄弟俩一直在北京打工,他们早已放下了当年的心结,只是碍于面子,迟迟不敢迈出回家的第一步。



这十年,程氏兄弟在北京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白天在工厂里忙碌,晚上挤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

对十年不曾与家里联系,程丙丙也对这样的做法表示,做错了。



而在河南老家,父亲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从工地到工厂,辗转多个城市打工,村里人都说,老程这些年沉默了许多,但对工作特别拼命。

或许在他心里,唯有不停地忙碌,才能冲淡思念儿子的痛苦,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讽刺,当他终于攒够了给儿子们买房的钱时,意外却不期而至。



通过姑父所发的视频才得知,父亲已经走了,还有一笔赔偿金需要他们回来处理。

这一刻,所有的倔强和固执都烟消云散,原来家里人一直记挂着他们,连电话号码都舍不得换,就怕儿子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人世间最遗憾的,莫过于来不及说的告别。

程氏兄弟已经归家,却再也见不到日思夜想的父亲,十年前的那场争执,谁能想到竟成了父子之间最后的对话,生活中的是非对错,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

多少家庭因为一时的倔强,错过了太多团圆的机会,而程家的故事,恰恰提醒着每个人:亲情面前,放下固执,重归于好,永远都不嫌晚。



网友热议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两个孩子的出走也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出走原因可能不是姑父所讲述的那么简单。

但事已至此,往事不在重提,逝者为大。



程家两兄弟在这期间“10年不归家”,所引发的争议也是让人在再次感叹,究其根本原因是为何所导致父子之间,情感淡薄到如此境地,也没人能告诉我们了。

与父母之间,两方各有各的错,也不能只怪一方。



对于姑父的做法,网友纷纷表示夸赞,其父亲死亡的所有赔偿款均一分不要,只为希望两个孩子回家能送他们的父亲最后一面。

亲戚之间能为此做到这样,其精神值得敬佩。



这个故事里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生活中太多来不及说出口的爱。

也告诉我们,别让倔强成为亲情的阻碍。

您要是程家兄弟能早点回来,要是老程能多活几天,故事会不会不一样?

可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所以啊,趁着爸妈还在,多回个家,多打个电话。

就算工作再忙,也别让团圆变成遗憾,毕竟能陪伴的日子都是赚来的,错过的时光都是亏掉的。

信源来自—男子工地触电身亡,亲属喊话其离家10年的孩子回家,最新进展:已喊回家
九派新闻2025-05-06



信源来自—父亲身亡获赔偿,姑父喊话“失联”10年的两侄回家 最新:已回家,正处理后事
红星新闻 2025-05-0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