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取材网络

养老金又要涨了!这届调整藏着哪些新玄机?

最近退休圈里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2025年养老金调整的风声越来越紧,如果没算错,这应该会是我国养老金的第21次连涨,而人们关注的点无疑是到底能涨多少。



取材网络



消息是准的,去年年底的中央会议上,已经拍板了25年要接着给退休人员涨养老金,人社部五一前也就有明确表明推进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那么问题也来了,政策明明白白说要涨,为啥有人说能涨 200 元,有人说连 100 元都悬?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到底藏着哪些新名堂?普通企业退休人员,真的有机会拿到200元涨幅吗?



取材网络



21 连涨板上钉钉?

对全国1.4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来说,25年注定是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从 2005年第一次涨养老金开始,这已经是第21次连续上调了。

可能年轻朋友没概念,在全球老龄化加剧、很多国家养老金缩水的大环境下,咱们国家能坚持21年连涨,相当于给退休人员吃了颗 “长效定心丸”。



取材网络

去年 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到 25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紧接着人社部在4月底的季度报告里,又把 “落实待遇调整” 列为重点工作,明摆着告诉大家,涨钱的事,板上钉钉,就等着看细则了。

仔细看近几年的时间表,调整通知一般都在 5 月下旬到6月初发布,23年24年皆是如此,就连口罩最严重的 2022 年也没耽误,按这个规律,今年 5 月大概率能等来具体方案。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年年涨钱,钱从哪儿来?其实国家早有盘算,24年GDP增长5%,经济底子稳当了,养老金才有涨的底气,再加上延迟退休政策开始落地,年轻人多缴几年社保,退休人员晚领几年养老金,一来二去就缓解了养老基金的压力。



取材网络



这次调整被称作 “双涨之年”,除了基本养老金上涨,养老金计发基数也在涨,啥是计发基数?简单说就是算养老金时用的那个“基准数”,基数涨了,哪怕涨幅比例不变,到手的钱也会多一点。

比如12道23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1686元元,24年到3162元,25年因为基数上调,直接预估到3300元左右,这就好比烧水,壶里的水多了,哪怕只倒出3%,实际量也比以前多。

21年连涨,这在全球养老保障史上都不多见,咱国家对退休人员的心意,都藏在 “连续” 这个词里了,但心意归心意,涨多涨少还得看 “算法”,同样3000元养老金,有人说只能涨90元,有人却能举出涨到200元的例子,这就得聊聊养老金调整的 “数学题” 了。



取材网络



3%成关键阈值

打开近五年的涨幅表,明眼人都能看出个趋势,20年涨5%,21年4.5%,22年4%,23年 3.8%,2024年直接跌到 3%,尤其是24年比前一年少涨了 0.8%,是近五年降幅最大的一次。

为啥涨幅越来越“温柔” 了?说白了,还是老龄化跑得太快,现在退休人员越来越多,领钱的人多了,交钱的年轻人相对少了,基金压力大了,政策就得更谨慎,从目前的信号看,25年3%左右是大概率事件。



取材网络



如果按3%的涨幅,一个3000元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光看比例也就是涨90元,但养老金调整不是直接乘比例,而是分三步来分别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

参考24年上海的方案,定额调整每人每月61元,这是人人都有的 “保底项”,挂钩调整分两部分,工龄20年的话,每年算1元就是 20 元,养老金水平再挂钩1%就是30元,这三项加起来就是111元。



取材网络

如果是7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高龄补贴,70 - 74 岁加25 元,80岁以上加45元,最高能到 156 元,这么一看,离200元还有段距离。

但总有例外,以一位工龄40年、养老金10000元的退休师傅来算,按24年的方案,定额61元,工龄挂钩40元,养老金水平挂钩100元,再加上高龄补贴4 元,直接涨到246元。



取材网络

这样的例子有个前提,要么工龄特别长,要么养老金特别高,要么年龄特别大,这三个条件占全了,才能成为“少数派”。

对大多数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工龄30年以下、养老金3000元左右、年龄不到70岁,涨幅基本就在100元上下晃悠,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养老金调整不是数学题,而是一道复杂的应用题,得把年龄、工龄、地区、缴费年限全算进去。



取材网络

有人可能会觉得,涨100元太少,比不上物价涨得快,也有人羡慕能涨200元的人,觉得不公平,但别忘了,在全球养老金缩水的大环境下,咱们能连续21年上涨,已经是难得的稳定,而政策里的 “倾斜机制”,正是在努力缩小差距,让养老金低的人尽量多涨点。

25年政策里有指明“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这里的“中低收入”,大致是指企业退休人员平均3300元以下、灵活就业人员 3000 元以下的群体,政策要怎么倾斜,简单说,就是让这些人在调整时,能比按比例算出来的钱再多拿点。



取材网络

同样3000元养老金,按3%的比例算该涨 90 元,但如果政策规定 “养老金低于 4000 元的,挂钩比例提高到1.2%”,那就能多拿6元,加上定额调整和高龄补贴,可能就从111元涨到117元。

别嫌这6元少,政策设计的逻辑是“积小成多”,而且很多地方还会叠加其他补贴,像四川试点“低收入额外补贴”,每月给低于 3000 元的人再补30元,这样一来,3000 元的养老金就能涨到147元,离 200 元又近了一步。



取材网络

养老金调整既要考虑基金的可持续性,又要照顾大多数人的感受,既要鼓励多缴多得,又要保障低收入群体,对于普通退休人员来说,与其盯着200元的数字较劲,不如关注自己能享受哪些政策红利。

工龄够不够长?年龄到没到倾斜标准?所在地区有没有额外补贴?把这些“小账” 算清楚,比盯着别人的涨幅更实在,不管最终涨多少,这都是国家给退休人员的一份心意,至于明年、后年,只要经济稳得住,政策暖得住,养老金自然会跟着大家的生活一起“步步高”。



取材网络

参考信源

肃北宣传2025-05-04 21:54——人社部:将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



光明网2025-04-30 08:55——事关个人养老金!人社部重磅发布→



上观新闻2024-12-24 13:56——重磅!2025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