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中国汽车版图时,上海、广东、重庆、山东、江苏等传统强省总是最先被提及。国家统计局2025年一季度数据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答案:
安徽以76.17万辆的汽车产量登顶全国第一,超越广东(66.51万辆)、山东等传统强省,新能源车产量更是一骑绝尘。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是“安徽造”,奇瑞、蔚来、比亚迪等品牌从这里驶向全球。这个曾被视为“中等生”的省份,究竟如何逆袭成“第一”?#安徽##蔚来#
安徽的崛起始于一场精准的产业“豪赌”。早在2002年,芜湖引入奇瑞汽车,拉开了本土品牌崛起的序幕;2020年合肥以“百亿投资”牵手濒临危机的蔚来,成为地方政府“以投带招”的经典案例。如今,安徽已形成“合肥-芜湖”双核驱动的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聚集了奇瑞、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以及2700家覆盖全产业链的零部件供应商。政府的“链长制”成为关键推手——省长亲自挂帅汽车产业链,统筹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难题,仅合肥一地就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超数千亿元。
而“一城一王牌”的产业分工更令人惊叹:安庆的车灯占全国市场份额超15%,亳州的汽车零部件集群年产值破500亿,马鞍山的动力电池材料直供宁德时代,蚌埠的玻璃装上了全国1/3的新能源车……从毫米波雷达到智能座舱,从电驱系统到充换电设备,安徽本地配套率超90%,一辆新能源车从零件到整车下线最快只需48小时,成本比外省低15%-20%。
如果说产业链是骨骼,那么“新能源+全球化”则是安徽汽车横扫市场的双翼。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2024年达137.6万辆,直逼深圳(144.2万辆),比亚迪合肥基地单厂年产突破100万辆;在芜湖,奇瑞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冠军,2024年出口114.5万辆,海外每3辆中国车就有1辆贴着奇瑞标。大众安徽首款车型专供欧洲,蔚来换电站开进德国高速,安徽车企更在海外建厂超20座,用混动、换电等技术攻占中东、南美、欧洲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汽车出口额961.4亿元!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安徽对新材料的超前布局——池州的镁基新材料实现车身轻量化,铜陵的铜箔占据动力电池关键环节,淮北的陶铝新材料达到航空航天级标准,全部打破国外垄断。#产业链#
当传统汽车大省在燃油车红海中厮杀时,安徽早在新能源萌芽期便押注万亿赛道;当其他省份依赖外来车企时,安徽坚持培育本土品牌冲锋全球市场;当产业链安全成为焦点,安徽已悄然构建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回收的闭环生态。
想了解更多产业链内幕?关注压铸老司机,硬核资讯每日送达!
生活赋予我们一个黯淡的起点,不过是希望我们通过不懈奋斗,演绎一场绝处逢生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我们尽力确保信息准确,但无法保证完全无误,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编辑:压铸小司机
核对:压铸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