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停火了,这场仗究竟谁赢谁输?

日前,印度外交部急着在停火协议上签了字。这场持续17天的“闪电战”以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战机的战绩草草收场,网友评论:印度此次是大彻大悟了,还是被巴基斯坦战斗机炮轰的无奈之举?在这场闪电战中,真正的赢家和输家又是谁?



一、印度停火的背后原因

2025 年 5 月 10 日,印巴双方在国际社会眼皮子底下宣布全面停火,这场从4月爆发的冲突仅持续17天就草草收场。

有意思的是,印巴官方都宣称自己“赢了”—— 印度的理由是“打击恐怖主义目标已达成”,巴基斯坦称“捍卫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这种“我们都觉得自己赢麻了”的魔幻态度把吃瓜群众看得一愣一愣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场仗打到最后,真正的赢家和输家早就浮出水面。

恐怕国际社会没想到,印巴这次“闪电式熄火”为何会如此迅速。



5 月 7 日,印度以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为由发动“辛杜尔行动”,巴基斯坦反手反击,双方导弹互射、战机对轰,甚至闹到核威慑边缘。结果到了5月10日,在美国、沙特、中国等多方斡旋下,两国突然宣布停火,连联合国都派出联合观察组监督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协议内容还是非常明确的:陆海空全面停火、恢复外交对话、印度重启对巴供水、巴基斯坦开放领空。



但细究这些条款,看起来更像是“缓兵之计”。就如“恢复供水”这一条就够巴基斯坦喝一壶的,谁都能想到,这一条在实际操作中必然扯皮不断。

此外,停火协议里那个“5公里非军事区”的条款,表面上写着和平,实际上暗藏着点点火星——哪怕声明中提及的“此次实现的并非局部停火,而是全面停火”



二、“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闪电战

印巴这次冲突堪称现代战争的“翻车现场”。

一直以来,印度号称“南亚霸主”,结果被巴基斯坦教做人。巴基斯坦媒体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巴基斯坦空军出动JF-17“枭龙”战斗机,在印度旁遮普邦阿丹普尔地区使用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印度部署的S-400防空系统。



然而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空军发言人对该说法予以否认,称相关报道“是错误的”。印度这边也没占到便宜,导弹误击平民设施,导致 31 名巴基斯坦平民死亡,国际社会骂声一片。

根据媒体财报,一笔笔经济账更是算得人心惊。

印巴贸易额从 2019 年的 270 亿美元暴跌到 2024 年的 60 亿美元,结果冲突一起,边境贸易归零。要知道,巴基斯坦本来就缺粮食,印度一断水,农业损失至少15 亿美元,还可能引发饥荒。



当然,印度也好不到哪儿去,股市因为战争预期暴跌,外资疯狂撤离,莫迪政府本来树立的 “经济改革”招牌差点砸了。

最难过的当数克什米尔老百姓——超12万人流离失所,难民营里霍乱横行。



三、赢家与输家分别是谁

可悲的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停火声明刚发布,克什米尔的枪声就迫不及待地重新响起印巴宣布全面停火后,克什米尔地区再次爆发冲突,印度控制那加市并引发多起爆炸印巴互相指责违反停火协议,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边境展开行动,巴基斯坦击落印度无人机。

真正的赢家名单上,中国名字格外醒目。



此一战,最出圈的是中国卖给巴基斯坦的装备,印巴实战中完成“带货直播”让中国出口的武器广受好评。巴基斯坦用中国装备打出 “体系作战”的典范,直接动摇了美国在南亚的军贸垄断地位。

更妙的是,中国通过提供粮食援助、推动上合组织调停,既赚了口碑又巩固了中巴关系,可以说是小赢一把。

输家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早就说过,“参与战争的从来没有赢家”



如莫迪政府,他们为这场17天的支付的成本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价值18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和国产弹药,还有受到影响的旅游业。

巴基斯坦也没讨到便宜,克什米尔争端、水资源分配等核心矛盾依然存在。两国战斗的根源也没有彻底根除,下一次的战争挑起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
快评|印巴为何停火?已达成“一场胜利,各自表述”的效果_全球速报_澎湃新闻-The Paper
从激战到停火,印巴冲突19天发生了什么?丨重建现场 — 新京报
印巴到底停没停火?_手机新浪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